10月28日,全市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巨野县召开。市长要求:全市复制巨野农村改厕工作经验。
下面就是全市要学的四条“巨野经验”:
1、运行管理智能化。与青岛新田野科技公司合作设计了智能化管控系统,7月份启动,9月份实现试运行,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无缝隙、全覆盖监管和科学化调度。
2、人员管理规范化。组建了17个清运维修队伍,定期开展培训教育,确保清运人员熟练掌握技术、进行专业操作。对抽粪车主定期培训,并通过与抽粪车司机签订责任状、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建立监管机制,既解决了私拉乱倒问题,又赢得了群众支持。
3、维修服务及时化。组建了17个管护服务站,配备了压力桶、蹲便器等易损的厕具配件,公开服务标准、服务电话,随时提供上门服务,对质保期内的维修费用,由中标企业承担,超出质保期的向群众提供低廉有偿维修服务。
4、实现了粪污利用资源化。因地制宜,推行了两种集中处理模式。一种是依托生态农业园、种植大户、果园等建立28处生物降解池,通过阶段性的自然发酵处理,使粪液成为最好的有机肥,实现了变废为宝,有效利用;一种是整合涉农资金投资970余万元建设了章缝镇德福生态园沼气站,可以对周边镇的粪液进行集中处理,沼渣、沼液全部用于生态园,沼气进行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