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道路宽敞平坦,一排排停车位整齐有序,一片片绿化带绿意盎然……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圣城街道杨家仕庄,一幅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
“自从我们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道路宽敞平坦,环境优美清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活动不断,每天就像生活在公园里,美丽乡村建设真的给村民带来了大实惠!”说起村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村民们对建设成果竖起了大拇指。
在文圣东街北侧,一座气派的牌坊上镌刻着杨家仕庄几个大字,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向村中心。道路两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红宣传标语和山水图画格外醒目,造型别致的凉亭、石凳坐落在路边,堪称一步一景,无不昭示着村干部不忘初心、创业进取的激情干劲儿和百姓和谐文明、幸福生活的满满获得感。
来到杨家仕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内,假山、凉亭、条凳、大舞台,布局规范、功能完善,别具一格的布置让人眼前一亮。伫立在假山一侧的大型电子屏幕正在播放新闻,格外显眼。在暖洋洋的阳光下,村中的大人休闲娱乐、儿童嬉戏玩耍,好不热闹,不时传出爽朗的欢笑之声。
谈到美丽乡村建设,村党支部书记许长华自豪地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针对村民们对美好生活质量需求的实际,对全村进行了统一提升改造,各种设施更加完善。你瞧,这一条条宽敞平整的柏油路,两侧茂密的绿化带中,一块块大型景观石点缀其中,犹如一条条风光长廊,看上去多么优美漂亮”。
在广场旁边,是修整和加盖之后的“村两委”大院,白墙黛瓦、古典气派。占地100平方米的杨家仕庄村史馆和党员活动室隔院相对。“我们村有搭戏台、唱京剧的历史,很多村民都是京剧‘行家’,虽然时代变迁,但村民仍时常聚在一起唱一出。以前没有场地,村民们没有地方练习,现在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和大舞台,不时就有村民来练练嗓,一众戏迷们相互切磋技艺,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许长华介绍,经过对村史文化的挖掘,他准备把村里的京剧史搬到村史馆里,留住这段乡村记忆。另外,早年村里很多村民都是以做麻绳为生,他想把村民们保存的传统工具、老物件等放到村史馆,希望村民通过村史馆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不忘老一辈人的艰辛,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据了解,近年来,杨家仕庄村两委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认真谋划美丽乡村建设思路,扎实有序地提升农村居住环境,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打造了一个“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崭新的杨家仕庄。建设美丽乡村以来,杨家仕庄拓宽并硬化了村内大小街道,硬化了12条东西巷并加装了200盏LED路灯,修建1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带,整修并加盖了高标准村两委办公室、村史馆,修建排水沟、村文化广场、村牌楼,喷涂街道墙面等。
和美无止境,发展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美丽乡村的标准,进一步改善、提升村内人居环境,努力把杨家仕庄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家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农村。”谈到今后的工作,许长华信心满满、激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