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了年纪买菜做饭不便,吃饭问题应如何解决?10月28日上午,环翠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环翠区社区食堂建设情况及实施方案,就社区食堂建设标准、政策支持、功能定位等予以说明。
老人纷纷办理就餐卡。
在前期调研、反复论证、先行先试基础上,环翠区将全面推开社区食堂建设工作。截至今年12月底前计划投资390万元试点建设10处社区食堂,其中环翠楼街道3处、鲸园街道3处、竹岛街道4处。2020年底前规划在全区各镇(街)再投资600万元建设16处社区食堂。
在社区食堂选址、建设、食品原料、外观标识、经营主体、服务保障、登记管理等各个方面,环翠区均提出了明确标准。社区食堂应选址在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相对集中、无污染、无危害的安全区域内,通过选取一层或低层并配置无障碍设施等方式,适应老年人生理特点和生活需要。食堂用房应符合结构安全要求及消防安全标准,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左右,配备必要的膳食加工、厨具等餐饮设备和暖气、空调等设施设备。食堂内合理进行适老化改造,设置老年人选餐、就餐区。社区食堂要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开展经营活动。门头牌匾和标识需按照区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外观、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编号。此外,食堂经营者应为在威海市登记注册的餐饮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有成功经营快餐或食堂经验,拥有正在运营的餐饮门店或食堂,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安全生产事故、负面舆情,无不良社会信用记录。
在居民格外关心的用餐价格方面,环翠区规定原则上老年人早餐套餐价格不高于5元,午餐、晚餐套餐价格不高于10元。并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制发“社区食堂老年人就餐优惠卡”,优惠卡实行实名制,每人每餐只能持卡优惠消费1次。且社区食堂面向全年龄段群体提供一日三餐或一日两餐服务,营养师根据老年人用餐特点,设计制作适合老年人消费习惯的营养配餐。
政策支持方面,环翠区将通过优先提供用房,给予建设、运营、送餐补助等多举措,助力社区食堂建设。用房由镇(街道)提供的,免房租至少五年。由运营方自己提供或租赁的,由镇(街道)按照每天每平方米不超过2元标准给予一定资金补贴,补助最高不超过15万元。对按标准建设完成并正式运营的社区食堂,经验收合格后,环翠区财政给予每个社区食堂按照每平方米400元一次性建设补助,补助最高不超过8万元。对日均(不包括法定节假日、休息日)服务70周岁以上老年人20-50人、51-80人、81-100人、101人以上,且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满意率达到90%以上的社区食堂,运营满一年后每年分别给予4万元、6万元、8万元、10万元的区级运营补助。对上门给70周岁以上半失能、失能老年人送餐者,环翠区财政给予一天一次送餐补助2元。
发布会还对社区食堂的建设模式、功能定位、运营方式予以说明。
在建设模式上,社区食堂以社区为单元规划建设,由所在街道、社区负责组织实施,择优确定社区食堂经营主体,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社区食堂经营主体开展自主经营。在功能定位上,社区食堂是具有公益属性的餐饮服务项目,以满足社区居民就餐需求为目的,以服务保障社区老年人就餐需求为重点,秉承“市场运作、政府补助、保障老人、服务社区”的理念,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就近提供优质、价廉、卫生、便利的餐饮服务。在运营方式上,社区食堂实行市场化运作,发挥社区的组织发动作用,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社区食堂建设和运营,引进有实力的餐饮企业进行经营,并统一外观标识。社区食堂将面向全体居民提供餐饮服务,对于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仅收取成本价。
目前,环翠区鲸园街道长征社区、竹岛街道观海社区和金线顶社区3个食堂已正式运营,其余7处社区食堂正在装修施工中,12月底前将全部运营。有到社区食堂就餐需求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持身份证到社区食堂办理就餐优惠卡。
社区食堂施工中。
连日来,本报对环翠区社区食堂建设进行了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多方关注。啥时候自己家门口也能开社区食堂,成为很多老年人关心的话题。
根据规划,环翠区今年还要再建7处社区食堂,并于年底前开业。目前,这些食堂的进展如何?都有啥特色?一起去瞧瞧。
社区食堂环境优美。
除了公共用餐区域还设有小包间
昨天9时许,记者在鲸园街道戚谷疃社区见到了居民蔡念华,她正拉着楼下邻居方培莲急匆匆地往社区居委会方向走。蔡念华告诉记者,上周,她在社区居委会登记办理了“老年人就餐优惠卡”,现在,她要陪方培莲去办优惠卡。
“我今年80岁了,平时一个人在家,有时候自己糊弄糊弄就是一顿。以后有社区食堂那就方便了,懒得做就去那里吃。”蔡念华说,社区食堂就在她家楼前,下楼走两三分钟就到了。
按照蔡念华说的地址,记者来到戚谷疃社区食堂,这里正在装修。社区食堂的大框架已装修完,下一步将安装蒸饭柜等设备。用餐区域被分成三块,除了一大一小两处公共用餐区域外,还有一小包间。
“这里的运作模式跟长征社区食堂基本一致,同样是由12349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负责食堂的运营。”鲸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董少沣介绍,戚谷疃社区食堂在建设中借鉴了前期一些社区食堂建设的经验。
因为戚谷疃社区食堂是原码头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装修中,对房间布局进行了重新设计,安装多处落地窗,这让就餐环境变得更加宽敞明亮。另外,防滑地砖、圆弧形木质桌椅等设施,极大体现了适老化元素的融入。董少沣说,对戚谷疃社区食堂而言,设立包间是其一大亮点。
“老年人们聚会、给高龄老人过生日等都可以用到包间,这能更大发挥社区食堂的作用。”董少沣表示,社区食堂除了为老年人提供基础助餐功能,还应赋予它更多功能,让它成为老年人重要的社交载体。预计该社区食堂两周左右后可试运行。
社区食堂厨具已就位。
依托养老中心提供一条龙服务
环翠楼街道塔中社区今年也要打造一处社区食堂,预计11月中下旬开门迎客。
这处社区食堂位于塔中社区文峰一街附3、附4号楼,远远望去,米黄色的外墙颜色让这座二层小楼格外醒目。
走近塔中社区食堂,只见门口的台阶处,安装了原木色防腐木栏,美观实用。为方便老年人就餐,这栋二层小楼也装上了电梯。目前,室内装修已基本完毕,下一步将配置家具等设施。
“今年,我们原本计划在这打造一处环翠楼街道养老中心,为周边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等服务,有了建设社区食堂想法后,我们觉得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助餐的延伸服务,所以,塔中社区食堂是依托于环翠楼街道养老中心来建设的。”环翠楼街道党工委宣传员王富慧介绍,目前,环翠楼街道养老中心委托沐浴阳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服务运营,该公司同时运营社区食堂。考虑到周边快餐店较少,这里不仅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放,还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这里有多媒体室、中医理疗室、休息室等,老年人中午在社区食堂吃完饭,可顺便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活动。同时,我们会定期组织义工来为老年人服务。”王富慧介绍,因为养老中心面对社区60周岁以上老人开放,老年人吃完饭可顺便来享受免费的服务和娱乐。
紧急呼叫装置一应俱全。
年底前交上一份圆满答卷
据了解,除了这两处社区食堂,今年环翠区还在环翠楼街道海城社区、胜利社区,鲸园街道花园社区,竹岛街道文昌社区、梦海社区开办社区食堂。目前,这5处社区食堂在紧锣密鼓地筹备。
“在社区食堂的筹备过程中,各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让社区食堂长久发展、越办越好。因此,我们的建设既要快,又要稳,在年底前一定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环翠区民政局副局长杨玉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