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升级牌
思路不设“天花板”美丽“保鲜”20年
乡村振兴中,人居环境整治是重要一环。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避免大拆大建扰民安,又如何避免规划设计中的“保质期”太短?记者在圣城街道各村采访时感受到,他们从乡村实际需求出发,按照“建设标准二十年不落后”的理念,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升级版。
农厕改造,“改”了农民千百年来的传统习惯和思想,容易引起他们的非议和反感。而圣城街道的19个城郊村、2502个农厕已经全部顺利改造完成,村民们的满意度超出了街村干部的想象。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朱宜刚介绍,村民对农厕改造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他们到东石村动员厕改,全村没一个同意的,前前后后一个月,有几户愿意先试试,结果效果很好,全村马上推开,很快改完了。
“改厕这事关系千家万户,不是一改了之,村里抽污怎么安排?抽的污水怎么处理?”一直靠在改厕一线的朱宜刚对此深有体会,“要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改厕这个难题就得解决彻底。”他领我们来到圣城街道李二村西头的“圣城街道农厕管护服务站”,正在检测设备的李二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全领我们走进污水处理现场,这套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投放菌种、发酵、配比微量元素等处理过程,最终生产出无色无味的生物菌肥,桶装后销往东北三省、河北、内蒙等地。“满负荷后一次性处理700立方,能够满足圣城街道及周边两三个镇街的污水收集量。”
为实现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圣城街道还建立了维修服务制度、清运服务制度,吸污车每年按需入户清理,群众享受到无蚊、无蝇、无味的生活,真正实现了人居环境的大升级。
美丽升级的细节无处不在。记者来到杨家仕庄村,柏油大街洁净如洗,停车位整齐划一,路两侧绿化带生机勃勃。村东头是新时代文明广场,演出舞台、电子大屏一应俱全,举办重阳节饺子宴的锅灶还摆在广场一侧,想象得出那一场男女老少齐欢乐的和睦情景。
与广场相对的是村史馆,门两侧楹联“一村一部人文史,千屋千张民俗图”,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聚起了全村人的精气神。我们又来到张家仕庄村,听村党支部书记张善宝讲起“砖胡同”的故事:村里的胡同铺了砖块,群众觉得“够档次”了,这次为啥还要花钱搞硬化?因为雨天砖块生苔发滑,经常有老人出门摔倒,既然美丽乡村建设要升级,就先从老百姓的脚下“升级”,让他们走上踏实、稳当的胡同路。
仕庄片的片长郑宝东领我们转遍了片上的所有村庄,我们看到了每个村的美丽升级,也看到了村连村、片连片的美丽升级,还欣喜地看到,通过“巾帼美家”等行动的引导推动,圣城各村已经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化,家庭之美成为美丽乡村的重要一极。截至目前,圣城街道首批确定的2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全部打造完成,第二批已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