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的“采油管柱及油气开采作业方法”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西北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生产通常需要分别作业下入酸压管柱、机抽管柱、检泵时换泵管柱,在管柱更换过程中,需替入压井液进行压井,存在频繁作业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且压井作业易对储层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油气产量。为解决这一生产难题,科研人员创新研发了一种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压裂、自喷、机抽采油”一体化管柱及油气开采作业方法。
这种一体化采油管柱只需下入一趟即可完成酸化压裂-自喷求产-泵抽-换(检)泵生产的作业流程,实现不压井、不动管柱、不换井口、采油时油气分离,单井可节约施工周期20.6天,降低作业成本100万元,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油气开采效率,应用前景广阔。(李林涛、李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