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蒲泫奇 报道
晨报淄博10月28日讯 《关于关心关爱企业家的十条措施(试行)》落实方案向社会公开发布后,淄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制定了《“依法挽救陷入担保圈困境的优质企业”落实方案》,按照“一企一策”、“效率优先”原则,实行精准施救。
“在具体推动依法挽救陷入担保圈困境的优质企业工作落实中,要坚持在企业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发展中摆脱债务困境的工作原则,在摸清底数、确定依法挽救企业名单的基础上,研究精准施救措施,帮助陷入担保圈困境的优质企业渡过难关,摆脱债务困境,实现健康发展。”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马靖表示。
马靖告诉记者,依法挽救陷入担保圈困境的优质企业主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摸清底数。2019年11月底前,组织区县党委政府开展摸底排查工作,摸清陷入担保圈困境的企业底数,经工作专班研究,筛选出一批具有清晰发展思路、可持续盈利能力、因涉担保圈陷入债务困境的企业,建立待挽救企业名单。
第二步,建立台账。2019年12月底前,依据待挽救企业申请,通过专业机构调查、审计、评估等方式摸清企业是否存在抽逃资金、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问题,研究是否具有挽救价值,确定依法挽救的优质企业名单,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主体和任务目标。
第三步,精准施救。按照“一企一策”、“效率优先”原则,充分发挥工作专班和债权银行专业优势,研究落实施救措施。一是加强银企对接,深挖优质企业偿债潜力和增信手段,积极推动银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债务清偿协议。各银行机构严格遵守债委会决议,最大限度帮助企业纾危解困,对于无正当理由随意抽贷、断贷的,要通过加强同业惩戒和行业监管,矫正回归,推动落实到位。二是行政协调推进,切实发挥淄博市现有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应急转贷、投融资平台在信贷增信、风险化解、不良贷款处置中的积极作用,督促银企各方在现行法律监管框架内达成并落实协议。三是司法介入挽救,由市法院牵头,运用庭外重组、预重整、司法重整、和解等方式救治困境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四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方案推进过程中涉及的职工救济安置、涉税政策运用、重组企业信用修复等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事项,积极协调、依规履职。
据了解,近期淄博市将召集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及区县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关银行组织一次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加快推动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