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枣庄原创)穿过一道道蜿蜒曲折的小道,就到达了这个充满浓厚知青范儿的网红打卡地。10月25日,网易新闻(枣庄)来到了枣庄峄城区古邵镇的程庄村。一下车,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知青味”,打麦场、知青让杠、知青食堂、老戏台......站在这样的情境下,仿佛真的穿越到了那个充满激情和青春气息的知青时代。
省级贫困村变成知青生活景区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数年前程庄村还是一个是“十二五”省级贫困村,污水横流、垃圾满地,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直到2017年村集体收入也仅为5000元,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区前列。
古邵镇程庄村支部书记告诉网易新闻(枣庄),“胜利渠从村头流过,当年胜利渠工程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前几年胜利渠北岸多年来被数十家养殖场无序占用,垃圾满地,胜利渠变成了臭水沟、垃圾池。如今村子不仅全部脱贫,环境还特别好。村子现在正在庄打造知青综合体,辐射带动周围村庄,着力发展旅游、体验知青生活、旅游民宿为一体的旅游产业。”
胜利渠精神和知青文化焕活村庄的根与魂
程庄村位于古邵镇东南部,毗邻台儿庄区,当年胜利渠工程指挥部就设在这里。自扶贫开发以来,程庄村投入了129万扶贫专项资金,村以党建引领,借助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挖掘胜利渠精神、知青文化。为提升村庄文化内涵,为发展文化旅游打下夯实基础。
据了解,程庄村发挥当年胜利渠建设工程指挥部和知青下乡点的优势,利用千年古村的历史资源,挖掘胜利渠精神和知青文化,在新整理出的渠滩地上建设胜利渠纪念馆、知青驿站,打造了胜利闸门、知青驿站、土生二艺等“程庄八景”。走出了一条文化振兴、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小村大变样:环境美了 村民笑了
与此同时,村“两委”借势清理村内房前屋后、乱搭乱建,共拆除违建养殖厂25家10000余平方米、户外旱厕16处,栽植黑松、国槐、榆树、榉树、广玉兰、柳树等各类树种200余棵,完善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实现了从“脏乱差”向“小而雅”“优而特”的蝶变。
为增加村民收入,程庄村整理出渠滩地28亩、边角菜园30亩、集体土地50亩,对土地进行重新发包,村集体收入4.5万元。并争取省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75万元,入股企业年增加村集体收入7.5万元,村、户实现稳定脱贫。
产业发展多样化 内涵乡村促富强
随着程庄村产业发展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2019年,峄城区又追加200万元省级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扶贫协作资金,以着力发展教育培训和文化旅游产业为方向,带动富民强村和村级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
在具体措施实施上,程庄村一方面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儿童摸鱼池、草莓采摘园;另一方面,利用闲置民房发展民宿经济。实施“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村民(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解决村内100余人就业,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突破40万元。
如今的程庄村实现了村民由穷到富、环境由差到美、文化由沉到活,实现了华丽“蝶变”。程庄村支古邵镇部书记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古邵“古运梦河”文旅融合带建设,辐射周边8个村共同发展,建设乡村民宿,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让程庄更加美丽,村民更加富裕。
(网易枣庄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