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上有一种“崇古”的风潮,阿胶养生文化的发展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大宅门1912》、《甄嬛传》等热门电视剧中,阿胶在剧中的出现的频率是极高的。毕竟,阿胶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文化底蕴还是药用研究都是相当深厚。阿胶补血养血、滋阴润燥、美容养颜等功效也是深入人心。
关于阿胶的熬制,相信很多人知道驴皮和东阿水。但是从一张生驴皮到胶体通透的阿胶块,其中经历的“千锤百炼”你真的清楚吗?
好阿胶有多难得?上百道工序 环环相扣
阿胶最早出现在于《神农本草经》中,且被列为上品。不仅有补血养血、滋阴润燥、调经安胎的功效,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胶原蛋白及钙、铁、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养生保健、滋补身体的首选。
另外,上品阿胶往往黄透如琥珀,光黑如瑿漆,质硬而脆。这就要求在阿胶的炼制中,对水、时辰、驴皮、技艺都要掌握的十分到位。据了解,像东阿阿胶、东阿国胶等道地阿胶,从驴皮原料的加工到成胶多达99道工序。主要有泡皮、刮毛、焯皮、化皮、靠汁、打沫......浓缩、挂珠、吊候等工序。如果有一个环节出问题,阿胶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阿胶拥有三千的历史 技艺如何传承?
虽说阿胶的生产方法有一定的记载,但具体的生产方法是没有准确且详细的记载的,即便是药圣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目》对阿胶技艺,讲的也是比较单薄的。因为阿胶的技艺千百年来传男不传女,且为以师带徒、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换句话说,阿胶真正的绝技仅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发展规模较大的阿胶企业大多是有一些有历史渊源的。
东阿县素有“中国阿胶之乡”的美誉,东阿县著名的第二大阿胶生产企业东阿国胶堂可以追溯到清代嘉庆年间即1810年的和顺堂,后融入其嫡系弟子司朝凤开设的延年堂。目前东阿国胶堂的董事长司家勇是“东阿国胶”炼制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掌握了挂珠、吊候、挂旗等绝技。在2014年东阿国胶堂阿胶炼制技艺被列入聊城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国胶堂传统阿胶炼制技艺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保护。
东阿县是阿胶福地 成胶质量为何参差不齐?
东阿县的熬胶历史已久,鼎盛时期有“家家点火,户户熬胶”的盛况。因炼胶技艺并不外传,在熬胶技艺上也不尽相同,以致成胶质量参差不齐。
总体来讲,同为东阿原产,阿胶质量之所以参差不齐有两方面。一是原料,二是阿胶技艺。东阿县拥有国药准字号的东阿国胶堂生产的阿胶之所以质量高,疗效好,受到众多消费者的称赞;除了坚持使用纯驴皮和真东阿水熬制,还和阿胶的生产技艺有着绝大的关系。
据了解,东阿国胶堂采用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在“提杂”过程中,采用了单纯的提沫机提沫,保留了人工提精,使提纯更彻底;“晾胶”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自然阴干,而非微波炉干燥,保证了阿胶的有效分子不被破坏。由此,保证了东阿国胶的原汁原味。
阿胶质量参差不齐 DNA检测辨真伪
随着科技的发展,阿胶造假手段百出,市面上很多阿胶是以牛皮、马皮、猪皮等杂皮熬制的而成,其质量和效果是无法保障的。如何解决阿胶造假,是每一个正规阿胶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阿胶原料造假问题,阿胶行业推出了各种检测方法。比较权威的有DNA分子检测技术。DNA分子检测技术是在2002年开始引入到阿胶的生产质控中,因技术有限,仅能检测阿胶的原料,无法检测阿胶成品的原料。随后,在2015年,东阿县第二大阿胶生产企业东阿国胶堂与山东省农科院联合创建了“胶类中药源性DNA分子鉴定实验室”,通过大量的实践,将DNA分子检测技术引入到了整个阿胶的成产质控中。
据了解,目前东阿国胶堂涵盖原料筛选、化皮工序、提杂工序以及成品检测工序进行四次DNA检测,进一步保障了阿胶的纯、真性以及质量均一性。且东阿国胶堂还设置了“DNA检测系统”,消费者可通过东阿国胶堂的官微和官网查询所购阿胶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