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老姜卖得差不多新姜上市少 青黄不接是主因

2019-10-17 09:10:33 来源: 大众网 举报
0
分享到:
T + -

进入10月份,昌邑、安丘等地的大姜进入收获期。10月13日,记者采访发现,姜农去年存下来的黄姜基本销售完毕,而新姜多数还没进入市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态,姜价不断往上涨。其中黄姜市场收购价每斤在4.5元左右,两个月涨了5成;新上市的大姜单价卖出了2.6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姜农地里忙着刨姜

10月13日,记者来到昌邑市围子街道大姜种植区,大姜已经成熟,农田里一片丰收的景象。姜农们脸上挂着笑,在地里刨姜,他们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种植面积大的姜农,还雇人收获。

这里的大姜分为露天种植和拱棚种植,现在刨的大姜是露天种植的,拱棚种植的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刨出来的生姜成片地放在地里,削去顶部的枝叶装到农用车上,就可以拉回家了。

中午时分,田间小路上行驶着很多装满大姜的农用车,有的运送到家里,有的直接运到农贸批发市场上销售。“这几天,大家都在忙着刨姜。大姜的亩产相对较高,需要一点点往来运送。”围子街道民丰村姜农刘淑华告诉记者,他们在刨姜的过程中会对大姜进行分拣,品相好容易储存的运回家里,存放进地窖,品相差点不易储存的直接卖掉。

“今年刨姜要持续大半个月。”刘淑华说,“家家户户都有姜窖,大姜可以一直卖到明年的这个时候。存窖主要是为了等待高价格,在一年当中,姜农会根据姜价,随时出售地窖里的大姜”。

价格高于去年同期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昌邑市宏大生姜市场,卖姜的收姜的来来往往,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姜农前来销售的有去年的黄姜,也有刚从地里刨出来的新姜。随着新姜陆续上市,姜农们纷纷抛售姜窖里的黄姜。“去年存下来的黄姜已经卖得差不多了,赶紧腾出姜窖子,以便储存新姜。”姜农裴昌盛将最后一车黄姜运了过来,以4.5元一斤的价格卖出。

采访中,多名收购商表示,立秋以来,黄姜的价格一路上扬,两个月里上涨了近5成。当天黄姜收购价格在每斤4.2元—4.7元之间。

来自寿光的收购商付先生表示,近几年,姜价如同坐上了过山车。2013年6月,生姜收购价每斤突破3元,最高时超过10元;2014年冬天,姜价开始下跌;2015年7月,收购价每斤在4元左右;2016年5月至当年底,每斤只卖1.5元;2017年新姜上市时,每斤接近2元;2018年新姜上市时,差不多也是每斤2元。“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大姜价格变化比较大,不过这两三年,价格变化幅度不是很大。”付先生说。

春季干旱产量下降

我市多处生姜市场的交易情况显示,目前整个姜市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不仅去年存下来的黄姜价格呈上涨态势,刚刨出来的新姜价格也不低,市场收购价每斤2.6元左右,而去年同期的新姜每斤2元左右。

多名姜农表示,去年大姜亩产量在1万斤左右,而今年的亩产量在8000斤左右,个别农田还达不到这些。“今年春季以来天气干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量。”生姜种植户马先生说。

对此,昌邑市宏大生姜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昌邑生姜种植区基本上沿潍河两侧农田种植,在胶莱河西侧农田里也有种植。大姜生长过程中,需要良好的水浇条件,然而今年春季以来,大部分时间降水量少,农户们就需要抽取地下水来灌溉姜苗。不过现在很多姜农引进了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姜苗生长中有了充足的水分。

“今年春季比较干旱,姜农采用漫灌方式浇灌的姜田,大姜产量有所下降,而采用节水设施的姜田,产量还挺高。”该负责人说。

刘东 本文来源:大众网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