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屋子,土台子,里边坐着泥孩子”是建国初期我县学校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千方百计改善教育条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健康均衡发展,利津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高德光老师是原利津一中的退休老教师,亲眼见证了一中的发展变化。说起当初那段艰苦的岁月,高老师记忆犹新。不仅条件艰苦,当时的一中办学规模小、师资缺乏,教学水平也很低。经过多年积累,1985年,利津一中建起了第一座框架式教学楼,1986年又建起了第一栋办公楼。不仅是教学、办公条件显著改善,利津一中的教学规模和办学水平也是实现了新的跨越。
今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整合教育资源,把原有的利津一中和利津二中整合为现在的利津县高级中学,揭开了全县高中教育的新篇章。新组建的利津县高级中学不仅在设施水平、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实现了新跨越,而且与山大附中等名校对接,引进先进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利津一中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县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县学校数量少、师资人才紧缺,教育资源匮乏,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32%。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在党的领导下,不遗余力办教育,利津的教育事业提到了不断发展,公办教育广泛展开,基础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恢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带来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春天。和全国各地一样,利津的教育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进入了跨越崛起、全面振兴的新阶段。1983年至1995年,全县教育事业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基本实现了“两基”的奋斗目标,建立起基础教育、职业和成人教育现代化教育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利津教育长足发展的基础;1996年至2012年,我县进一步巩固提高发展“两基”成果,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逐步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教育事业走向了全面振兴阶段;从2012年开始,我县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推动教育转型升级,全县教育事业加快向现代化方向阔步迈进。
目前,我县拥有各类中小学幼儿园76所,其中,省级十佳幼儿园2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1处,省级规范化学校5处,省级教学示范学校6处。全县教职工3800余人,在校生33800余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6%;小学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100%,在校生巩固率达99.8%。先后荣获“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县”、“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县”、“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山东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如今,利津的教育事业发展亮点纷呈、成绩斐然,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齐头并进、全面开花。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素质大幅提升,办学行为日趋规范,利津教育正踏着新时代的铿锵旋律,高奏凯歌、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