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这个假期,“老林业人”江本海哪儿也没去,又一次与看守了33年的山林作伴。这种状态,江本海已经习以为常,而且乐在其中。
乐在坚守,守护绿水青山
10月6日上午,江本海与往常一样与其他护林员一起巡逻。
北起塔山公园、南至长峰交界看牛道,这12736亩的山林,就是江本海和环翠区竹岛街道办事处森林管护中队的护林员们要守护的“金山银山”。这片林区紧邻居民区,作为工作了33年的“老林业人”,江本海知道,越是假期,防火护林的任务越重。
当日上午9时,记者见到江本海时,他已在林间穿行了一圈。遇到遭受病虫害的松树枝,江本海便拨开树枝、伸手就剪下。江本海告诉记者,这几天他和同事们一直忙活着把山上受侵害的树枝剪下、扛下山,集中处理、防止病虫害蔓延。
山上都种了什么树种、什么树分布在哪片山坡、什么树种成活率高……面对记者的种种问题,江本海总能脱口而出。“让他闭着眼在山里走一圈他都没问题。”江本海的一位同事说,“老江”对这片山非常熟悉,3个小时就能走一圈。
“越到节假日,我们越不能放松。”当日中午,在中队食堂,江本海几分钟就吃完了一顿午饭便又上了山,他说,国庆期间,中队在每个值班卡点都安排了专人,大家轮流值守、轮流吃饭,丝毫不敢懈怠。
追随父辈,倾情护绿造林
为了这片绿,江本海这些林业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江本海出生于1968年。那时,他的父亲也从事育苗造林工作,因此,他的童年几乎都在山林中度过。“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在山上跑来跑去,很喜欢在山上待着。”江本海说,父亲那一代林业人的工作以造林为主,父亲一旦上了山,都要待上两三天,造林造到哪,帐篷就搭在哪,饿了就吃带上山的粮食,但父亲从来没有喊苦叫累。
受父亲的影响,1986年,江本海结束学业后也选择了林业这一职业。从那时开始,他便从父亲手中接过守护山林的责任,成了江家第二代林业人。
“现在,我们家可以说是三代林业人了,因为我侄子也从事了这份工作。”说到这里,江本海满脸自豪。
造管并重,织密林业“天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有了江本海这些林业人的坚守和努力,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才变得山更青、草更绿。
近几年,威海坚持绿化、花化、彩化统筹兼顾,推进“绿满威海·四季多彩”国土绿化行动,实现了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适宜绿化、能绿化的缺口全部合拢,提升了城镇村绿化美化、荒山生态绿化、主干道沿线绿化水平,不断厚植威海的绿色生态优势。几年来,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18.35万亩,构建了威海“道路成线、一路一景,节点成园、一园一景,村庄成荫、一村一景”的景观效果。
与此同时,全市认真做好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科学经营和利用,守护着全市265万亩林地、171万亩湿地、647种野生动物、516种林木种质等宝贵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林业工作,造管并重。江本海向记者介绍,近几年,我市还认真抓好了重点山系、林区水源地、蓄水点建设布局,实施引水上山工程,打造了防火通道通畅、水源点布局科学、隔离带建设合理的网格化管理示范区,全市新增防火通道456公里,新增检查站105处,各类防火设备近500件(台),新增森林消防直升机1架,全面提升我市林火综合防控能力,形成了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真正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