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十一”长假该怎么过?
先说“捻”。“捻”是种花生的一道工序,威海方言叫“捻种”,“捻种”是手来操作。左手挎着种子篮,右手抓一把花生种,种子在食指和中指的指缝间漏出,落到地下坑里。这可是个技术活,手指一张一开,每次只能落下两粒,一粒少了,三粒多了。可是,老农们“捻种”飞快,熟练极了,就跟闹玩儿一样。不过这可是个累人的活,干一天,腿累得僵硬,上不去炕。不过现在好了,有了花生播种机,种一亩花生,不用一个钟头。现在,成片的大地块是不用“捻种”了。
得搜
再说“得搜”。秋天要刨花生,也有的用拖拉机钏(犁的意思)。刨了以后就要“得搜”花生。“得搜”在这里的意思是用手把住花生蔓,使劲地抖动几下,去掉花生蔓上的泥土,再把花生整齐地摆在地里,进行晾晒。这可是一项又脏又累的活儿,要蹲在地上干,或者弯下腰来干,干一天,浑身上下一身土,腰酸腿疼。
捆
第三步是“捆(kun四声)”。捆花生,就是把花生果从花生蔓上弄下来,用手摘太慢,于是就“捆”(kun四声借用字)。捆,就是用棍敲打。捆花生,早先是在打粮场上用叉子敲打。现在,人们有了新发明的工具。用钢筋或者铁管子电焊出长80cm左右的小方框,在小方框上面,绑着用小扣渔网做成的长袋子,就像钓鱼者盛鱼的鱼网兜,不过这个可是大得多。捆花生时,拿一把带蔓的花生,在那小铁框的横梁上,用力向下连敲几下,花生果就甩到渔网袋子里了。这新的工具很好用的,花生全部在袋子里,泥土都漏了下去,兜里盛的是花生。这可也是一项脏累的活儿,最累的是胳膊。
扒
最后说“扒”。“扒”(剥)花生,其实就是把花生的种子从花生壳里取出来。早先全部是手工来干。几大仓子花生全部是用手一个一个数完的,一直要干一个冬天,才能把花生“扒”完,手都磨出了血泡,裂开了口子。现在好了,有了花生脱粒机,一亩地的花生,不用一个小时就完了。需要“扒”的,只是花生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