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元迪)临沂自今年8月1日起在中心城区启动了智慧停车项目。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北城新区建设了10个停车收费点,智慧停车APP注册用户数10886个,泊位的平均周转次数提高5倍以上,最高的提高10倍以上。市政道路原本通行属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市民逐步养成了停车消费习惯。
私人小汽车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主体,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从能源和环境方面考虑,私人小汽车出行在我国是不可持续的交通方式,需要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引导其合理使用。
临沂市是山东省汽车保有量第二大市,为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今年8月1日起在中心城区启动了智慧停车项目。
截至目前,临沂市在北城新区建设了10个停车收费点,涉及420个泊车位,智慧停车APP乐泊临沂注册用户数10886个,绑定车牌号5772个,在用户停车时长分布中,半个小时内停车占79%,1到3小时内停车占4%,3到6小时内停车占2%,6小时以上占4%。泊位的平均周转次数提高5倍以上,最高的提高10倍以上。市政道路原本通行属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市民逐步养成了停车消费习惯。同时,通过价格杠杆,长时间占道停车现象得到有效扼制,停车泊车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大大提升,切实方便了更多的老百姓停车。
据悉,未来三年,随着智慧停车项目的推进,临沂市打造的“一个中心、一个平台、N个应用”智慧停车解决方案,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采用当前市场最前沿的“互联网 +停车模式”管理模式,通过行业最先进的高位视频传感、低位视频传感、地磁传感以及出入口无人化传感设备加平台云端识别等融合技术手段等方式实现不同环境下多场景、多业态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覆盖,获取整个城市停车位数据,建立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静态交通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市路内泊位、路外停车场(库)进行一体化运营监管,停车资源的智慧化管理,引导车辆合理停放,提高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缓解停车难题,同时与动态交通平台及其他公共服务平台打通,积极构建智慧化城市综合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集约化和智能化,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临沂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建成后,将支持临沂市现有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等的充电桩系统数据的采集、分析与监测管理,以及临沂市内不低于10万个泊位信息的接入及处理。未来临沂将逐步实现全城不低于6万个路内路外停车场资源的智能化建设与数据接入。临沂全市停车资源将形成一张网、一个平台、一个APP、一个公众号下的一体式、平台化、集中式管控模式,城市管理、出行效率、形象大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