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阴平镇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生态养殖项目,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养殖业逐步成为该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
一、基本情况
阴平镇按照“统筹规划、重点扶持、典型示范、全面推动”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群众长期从事养殖的优势,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养殖大户、建设标准化券殖场等带施,走出了一条依靠特色养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先后涌现出一批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比如:上郭村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清理出的200亩荒山地,引进总投资1.2亿元的枣庄星瑞生态农场项目,是集繁育、养殖、育肥、销售于一体的生猪养殖项目,生猪保有量可达7万头,村集体通过土地发包,年増加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老龙潭村以“农户+村集体+家庭农场”方式,通过集体流转农户土地180亩,转包给家庭农场用于发展养羊产业,重点养殖波尔山羊、小尾寒羊、绵羊,养殖规模达到500只,年纯收入30万元,村集体每年从中获利3.6万元。罗山口村盘活闲置的村养殖场,重新进行招标发包,承包给养殖大户,养殖羊、鸡、鸭、鹅收取承包金,村集体每年増加收入1.6万元。东金庄村将村里7家合作社进行整合,成立阴平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投资200万元注册了枣庄正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有机肥生产车间900平方米,地下发酵池1000平方米,结合农村旱厕改造、有机垃圾分解和秸秆还田探索了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年生产有机肥1000吨、有机蔬菜200吨,村集体増收20余万元。ト乐村利用闲置废旧校舍,招引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一一枣庄农超会食品有限公司,建设两条肉串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鸡肉串、猪肉串、牛肉串、海鲜串等食品。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村集体増收8万元。罗庄村采用“土地+资金”方式入股,发展蝎子特色养殖业。一期建设蝎子养殖大棚1个,年销售收入30万元,纯收入10万元,村集体增收2万元。二期通过争取区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50万元,新建高标准蝎子大棚2个,投产后年收入80万元,纯收入20万元,村集体收入可达30万元。
“养蝎村”罗庄村——技术人员在管理蝎子
二、主要做法
(一)“重点扶持”促增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该镇制定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系列扶持政策,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对发展澘力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每半午召开一次全镇现场观摩会,通过实地观摩,引导各村借鉴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协作发展。同时,将发展集体经济指标纳入村级考核,健全奖励激励机制,调动了村两委的积极性。依托阴平镇总部经济出台了招商优恵政策,各村招商引资进驻该镇并在本镇繳纳税款的企业,镇里将把实得税收按比例返还给村集体。比如,东金庄村招引了威海纺织集团、枣庄鑫祥源玩具有限公司两家企业,通过返还税收,村集体増收8万元
(二)“强基固本”促增收,在人オ上持续用力。发展集体经济,支部是基础,支部书记是关键。着力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知识青年中培养和选拔村干部,新调整村支部书记8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着力提升村带头人素质能カ,先后举办3期全镇新时代农民农业技术培训班,300多名农民参加培训,调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召开村支部书记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对策措施,理清各村发展思路,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案,全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三)“点土成金”促增收,在土地上优先助力。深入开展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全镇共摸底统计未被有效利用的荒山、荒地河道、堤坝等10500余亩,村庄内被占用公共空间343亩,农村闲置闲散土地110余亩,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将闲置土地重新发包,发挥了土地资源最大效益,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四)“抛砖引玉”促增收,在资金上重点扶持。设立了100万元的集体经济项目扶持基金,解决了集体经济发展缺少启动资金的难题。同时,该镇充分利用区级集体经济扶持引导资金,与村签订资金使用协议,按照比例分期偿还,汇入到镇发展集体经济基金专用账户,实现了集体经济引导资金循环使用。
绿色循环农业发展——东金庄村有机肥生产车间
三、取得成就
(一)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抓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收入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全镇5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消薄”,涌现出上郭村、东金庄、吴家坡等村级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村8个,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二)增强了村班子凝聚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升了村集体的财力,増强了村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今年以来,全镇由村集体收入直接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及基础设施的资金达200多万元,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群众对村“两委”态度由质疑逐步转变为信任,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凸显。
(三)拓展了村级经济发展空间。该镇通过思路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共培育出养殖产业、清产核资、综合整治、规模经营、创新推动、税收联动、人才兴村等7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增收渠道单一的问题,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村级自身发展能力得到激活与释放。
上郭村星瑞生态农场
四、几点启示
(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配好干部是基础。“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阴平镇把村干部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让村干部凭实绩说话、靠发展强村、用增收富民,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夯实基层战斗堡垒的双赢。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选准产业是前提。产业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对群众增产、集体增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阴平镇充分依托自身优势,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强化特色产业生态产业等融合发展,増加了群众收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盘活资源是关键。资源是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本钱”,只有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村级资源,盘活存量,才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阴平镇向外借力、内强动力,设立集体经济发展扶持专项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沉睡资源释放出最佳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罗山口村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