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张晓宁
通讯员 孙丹华
晨报淄博9月11日讯 “他们把宝贵的青春留在了前金村,留在了马桥,之前得知村里遇到了困难,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想回来看看。”桓台县马桥镇前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金立鸿表示。
今天,21名知青在下乡45周年的时候,回到了当年下乡时所待的桓台县马桥镇前金村,在中秋节的前夕与当年共事的伙伴团聚,并亲眼看一看当年他们所奋斗过的土地。
知青与前金村的乡亲们相见时热情拥抱。
9月11日上午9点半,一辆大巴车开进前金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礼堂的大院,曾于1974年任妇女队长的金翠菊翘首以待地守在车旁,车上的人陆续下车,金翠菊一下子“忙”了起来。如今许多人的音容笑貌已经与40多年前的年轻脸庞大不相同,她忙着将一张张面容和当年的名字对应起来,忙着与大家握手、拥抱、开怀大笑,忙着忙着,就跟很多人一起红了眼眶。
来到前金村的21名知青,大多是1974年下乡到了马桥,都是十七八岁的年龄,在这之后40多年,他们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再见到彼此,有的从张店、博山赶来,有的从青岛赶来。在参观过前金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老年公寓后,他们感叹村里的变化很大。
“原来是土路、土屋,没有电灯,喝井水,用个煤油灯都很困难,现在村里也有了‘高楼大厦’。”王秀英说。
“其实早就想来,直到退休之后大家闲下来了,才开始到处找人联系,”于步兰说,“今天见面,还是觉得很熟悉,就像年轻时一样。”
参与今天知青返乡活动的马桥镇党委副书记于宗福感慨道,“这些知青当年来的时候,马桥镇还被称为‘桓台的西伯利亚’。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无论是镇上还是村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可以让知青们切身感受到这些变化,从而感到欣慰。他们能‘回家’来看看,对我们年轻后辈也是一种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