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文字中相逢,如同久别重逢!
今天,为您推荐两位大家的散文集,贾平凹的《游戏人间》和李修文的《山河袈裟》。两本散文集以不同的气质和态度,完成了对作者生命历程的回望和对人生的追问,无论含泪一笑还是满心欢喜,都令人感觉酣畅淋漓。
《游戏人间》 从三劫四劫中获得生命欢喜
《游戏人间》收录了贾平凹的60篇散文,半数以上文章为近10年来的散文佳作。在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这位中国最具影响力作家如何游戏人间,在三劫四劫中获得人生欢喜;也能品贾平凹如何洗涤人生烦恼,寻找生命的乐气。
“为什么活着,怎样去活,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也不去理会,但日子就是这样有秩或无秩地过着。”人立于世间,既要面对内在生命的孤独,还要面对外在生命的烦恼。人生是三劫四劫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平凹先生睿智豁达,在他看来生命要有乐气,人活着就要学会自寻欢喜,读书、写作、交朋友、旅行都可以给生命带来这样的乐气。
《游戏人间》所选篇目无一不是贾平凹先生对生活的体察和思索,富含深意又平淡简达。《生活一种》,平凹先生用练达的语言为我们展现栽垂柳、喝小酒、随心而行、读杂书的妙雅生活;《佛像》《古土罐》等篇目为我们展现一位智者的智慧和胸襟;新作《养鼠》中,一位作家对待生命之严肃、作品之外的幽默真趣,更是跃然纸上;《朋友》一文中:“朋友圈子就是你人生的世界”更直指交友之意义……
贾平凹所创办的《美文》杂志曾提出“大散文”的概念,贾平凹自己认为:“大散文”讲究的是散文的境界和题材的拓宽。在他的散文里,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赤子之心,对美感的追寻,对作诗作文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心灵来凝睇世间万物,谛听生命的搏动,淡然从容,对生活坦然无畏,用乐而忘忧、苦中作乐的态度。
《山河袈裟》 面对世界和生命的坦白之书
作家李修文以小说出道,一鸣惊人,很快确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年纪轻轻就当选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从2006年开始,他以另一种写作方式鲜活地存在着——《每次醒来,你都不在》《枪挑紫金冠》《青见甘见》等散文,频繁出现在各大报刊上。2017年伊始,李修文首部散文集《山河袈裟》出版发行。
“人活一世,谁不是终日都在不甘心?谁不是终日怀揣着一点可怜的指望上下翻腾,最后再看着这点指望化为碎屑和齑粉?”
“这世上让人绝望的,总是漫无边际的好东西。”
“不自由地在一起。这句话,应该刻在几乎所有人的墓碑上,依我看,它就是概莫能外的命运陈辞:这一生中,说起你和柴米与油盐,说起你和恩怨与道理,无非是一句不自由地在一起。”
……
如此“杀人”的句子,在《山河袈裟》中比比皆是。因此,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李修文的文字不可等闲看……他的文字苍凉而热烈,千回百转,渐迫人心,却原来,人心中有山河莽荡,有地久天长。”作家苏童说:“李修文有志于激发汉语之美,有志于成为汉语传统与当代生活之间的信使。”
何谓汉语之美?何谓汉语传统?在一个文字垃圾充斥的时代,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似乎有些难度。诗人舒婷曾用“有时是五脏俱焚的痛,有时是透心彻骨的寒,更多的是酣畅淋漓的洗涤和‘我欲乘风归去’的快感”来形容汉语的魅力,阅读李修文的《山河袈裟》,就是这种感受。
李修文自己也毫不避讳:“我在汉语写作上是有野心的。”李修文口中的“野心”不是“狂妄”,而是对写作的一种敬畏和自信,“我希望捍卫纯正的汉语传统,希望在今日生活里激发、复活汉语之美。”
“捍卫汉语传统,激活汉语之美”俨然成了李修文写作中不能僭越的“戒律”:“每一个词语必须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每一个句子必须浑然天成,读者读起来要有节奏感和韵律。”也正是李修文在文辞运用上独具匠心,读者才获得一场酣畅淋漓的阅读盛宴。
读着两位作家的文字,如同经历岁月的洗礼,心灵刺痛,却又如同找到了知音般喜悦。这样的文字,你喜欢吗?欢迎你留言,交流对文字的感受,我们在文字中相逢,如同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