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通报了7月份全省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环境质量状况。7月份,全省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二氧化氮(NO?)平均浓度均同比上升;全省83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有33个水质为优良(Ⅰ—Ⅲ类),占39.8%,未达到年度约束性指标要求(不低于57.8%)。
根据生态环境厅提供的数据,7月份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1μg/m?,同比上升24.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58μg/m,同比上升20.8%;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9μg/m,同比上升12.5%;二氧化氮(NO)平均浓度为21μg/m?,同比上升16.7%。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3.91,同比上升21.8%;优良率平均为54.2%,同比减少23.2个百分点。
7月份,16市均未出现重污染天气,重污染天数同比持平。其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最差的城市是滨州市,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日照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最差的城市是枣庄市和潍坊市,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日照市;二氧化硫(SO?)浓度最好的城市是青岛市和威海市,最差的城市是济宁市,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聊城市;二氧化氮(NO?)浓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最差的城市是淄博市,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日照市;优良率最好的城市是青岛市,最差的城市是济南市和聊城市,16市均同比减少;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最差的城市是淄博市。
受月初大部分地区严重干旱、河湖径流减少导致水质波动影响,全省83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有33个水质为优良(Ⅰ—Ⅲ类),占39.8%,未达到年度约束性指标要求(不低于57.8%);有5个断面水质劣于Ⅴ类,占6.0%,未达到年度约束性指标要求(不高于3.6%)。16市中有9市水质优良水体比例未达到年度目标,威海、聊城2市优于目标要求。水环境标准达标指数最好的分别是东营市(0.995)、聊城市(0.994)、烟台市(0.985),最差的分别是菏泽市(0.490)、日照市(0.731)、德州市(0.733)。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张金智表示,2019年1、2月份污染较重、欠账多导致的反弹是7月份各类指数上升的一个重要背景。生态环境厅于7月份已经约谈7个排名靠后地市的主要负责领导,污染的具体原因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