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张楠
通讯员 姚锋 杨传勇
每天下午下班后,位于博山区核心路段峨嵋山路上的淄博市工人文化宫便热闹起来。在淄博市工人文化宫,无论是运动广场、培训学校,还是影剧院,只要是周边的职工群众,忙碌了一天后都可以在这里扫除全身的疲惫。
淄博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淄博市工人文化宫已经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及周边群众的“学校和乐园”。随着设施的逐步完善、人员的逐步齐备,一个集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于一体的开放式工人文化宫将更加完美地呈现在职工面前,在群众的生活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淄博市工人文化宫外景。
建设一流工人文化宫
曾经,淄博市工人文化宫也面临生存发展困局。为重塑工人文化宫作为职工“学校和乐园”的属性,从2016年开始,市工人文化宫按照全总及省、市总工会的要求进行了清理整改,对出租改为他用的要求按时限收回,让工人文化宫回归为职工服务的公益性质。
市工人文化宫主任罗福斌介绍,文化宫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休闲公园、运动广场、培训学校、影剧院、展览馆5个部分。休闲公园为职工提供免费的棋牌活动、门球活动、健身娱乐、观赏休闲等服务。运动广场为职工提供免费的篮球场、笼式足球场、250米运动跑道、健身器材等设施。培训学校对职工进行各类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瑜伽培训、音乐舞蹈书画摄影等艺术培训、各类体育培训、健康知识讲座、国学讲座等。影剧院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放映、大型讲座、会议等。展览馆还免费向社会开放,对当地历史文化、传统文化、职工作品、职工产品等进行展出展示。
近年来,淄博市工人文化宫承办了由市电大和博山区委组织部牵头的农村和城市两委大专学历班;举办了山东理工大学文化宫函授站成人高考工作;与博山区文宫职业培训学校联合举办了职工各类技能培训;与淄博纺织行业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安全培训班和特殊工种培训班。
文化宫作为市总工会的自主阵地,已经成功举办了博山区2019年新年晚会,组织北峰峪村、珑山社区文化下乡活动,“因园雅集”书法展活动,免费观影等活动。积极配合博山区职工服务中心做好各项工作,与淄博创业大学合作对失业职工进行就业创业指导,2019年成为博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单位,文化宫剧院成为博山区新时代文化实践礼堂。
为职工提供全公益的服务
今年以来,淄博市文化宫按照全总及省、市总工会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集文化、教育、体育主业,坚持围绕工会中心工作、立足基层和职工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宫的阵地作用,把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据罗福斌介绍,目前,每天来市工人文化宫参加活动的人数超过10000人次,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免费向职工群众开放,组织开展各类公益培训,工人文化宫的维护、人工成本,几大项目开支叠加在一起,工会需要拿出多少专项资金?
罗福斌给了记者答案:“目前,工人文化宫是差额文化事业单位,根据费用估算,全年运营差额费用在135万元左右。”
一年投入135万元,这显然并不是笔小数目。“得益于上级工会的大力支持和工会经费的足额收缴,我们才有能力拨付这笔专项经费用于工人文化宫的运营,这135万元为全市职工守住了精神家园。”罗福斌说。
采访中,一名正在运动健身的职工告诉记者,通过订阅“爱工惠”微信号,她在家就可知晓文化宫活动清单。
“公益排练培训”“瑜伽课”“书法讲评”……记者注意到,仅6月份最后一周,工人文化宫就有多场活动安排,从展览、活动到免费公益培训,几乎天天都有主题活动。
公益培训项目的开展,也非追随时下潮流和热点,而是根据职工需求而设。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翟延斌告诉记者,每一场公益培训开始前,都会有调研和问卷调查的过程,职工呼声最高的项目会成为培训的首选。
每天去文化宫成为习惯
“上半年在文化宫活动室参加舞蹈、旗袍、京剧、民乐、管弦乐等培训职工达到1500人次;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500人次;举办乒乓球、篮球、足球培训700人次。”罗福斌介绍,目前,工人文化宫还根据各基层工会的需求和申请,统筹安排,定期开放所有场馆,以满足基层工会丰富文体活动举办场地的需要。
文化宫随时接受职工的建议和意见。“今年春天,有职工反映文化宫年久失修,存有安全隐患,我们就积极争取资金,不断改善。”罗福斌说。
为提高服务质量,市工人文化宫多次组织队伍北上南下,去各地的工人文化宫“取经”,对职工公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并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制定了文明服务准则,致力于让每一名来这里的职工都能感受到工作人员的文明和热情,体会到工会“家”的温暖。
“现在每天去文化宫已成习惯啦!这里人多,热闹,环境还整洁干净。”家住附近的退休职工王女士是太极剑爱好者,除天天和队员们来市工人文化宫运动广场活动,还参加书法培训、形体培训,因为有了工人文化宫,他们日程排得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