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支援营里镇东黑村的第5天。5天来,圣城街道广大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全体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支援兄弟乡镇工作中坚守在最前线、帮扶在最前线、守护在最前线,充分展现了寿光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1、有力有序 提供最强支援
没有电、没有桌椅、没有办公设备,连日来,在东黑村头的金融服务站门口的“临时指挥部”,一个个务实高效的指挥命令从这里下达。
“户帮户,村帮村,轻灾帮重灾,兄弟手拉手,目的只有一个,早日恢复我们共同的家园。”圣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郑爱国这样说。自8月15日接到帮扶营里镇东黑村的救灾任务之后,圣城街道立即行动,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队伍,由10名班子成员带队抽调了300名街村干部出征。每天早6点出发,晚上9点返回,连续工作。
“村东头的垃圾临时堆放点,没有进出的道路,车辆进不去出不了。”圣城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郭福永介绍说,8月15日下午,圣城街道了解情况之后,连夜从东西公孙村拆迁现场调运来了80块旧岩板铺路,第一时间保证垃圾场道路通畅。
“大娘这个是给咱们家的碘伏、药棉,这被水一过东西都不干净,一定要注意消毒。”在帮忙搬运家什的过程中,细心的干部发现群众小擦小蹭比较多,为了解决老百姓擦伤容易感染的问题,迅速从市立医院调运了碘伏和棉棒分到每家每户。
“他们是圣城的干部,但今天他们更像是我们东黑的村民,有这样的一支队伍来支援,相信村庄很快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东黑村支部书记崔增军对未来充满信心。为了保证村里的正常办公,8月17日下午,圣城街道采购了功放机、办公桌、连椅、茶几等设备送到被冲毁的村委办公室。
2、积极行动忙自救 勤劳质朴最是北乡人
天气转晴,终于迎来了大太阳,村庄恢复的进展加快。8月15日,村内的大道上还是流质淤泥; 17日,村内的硬化路面已经基本清理完毕,各家门口的红砖小路也开始露出本来的样子。
村民崔永民正把屋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晾晒,这位从10号晚上一直盯在坝上抗台抢险的普通村民说,只要村庄还在,一切都会好。
“这些来帮忙的干部比我们自己家的孩子都年轻,来了之后哪里需要去哪里,实打实扛大梁,看着都心疼,我们这些老百姓打从心里感激。”“今天上午电工来了我们家,大家对过了水的插座、电闸挨个检查,水来了,电也快了,家也快好了。”阳光打在脸上,在这个500户的村庄,他们已经做好重新生活和复产的准备。
这几天村民陆陆续续回到家中,收拾院子、搬运杂物、晒小麦、休息间隙拉呱聊天,整个村子恢复生机。他们说勤劳、淳朴、坚毅、乐观,这些词语是寿北这片土地赋予老百姓最美好的品质。在帮扶中,我们的铁军队伍也再次经受历练。
3、东黑一日未好 圣城干部一日不撤
在东黑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受灾区铲车、挖掘机、勾机穿梭在现场,清理淤泥、平整街道、疏通积水、清理垃圾、安抚群众,真正是人心齐泰山移,所有人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
莫道天灾无情意,最是风雨见真心。干群同心、各方协同、八方合力,这支党员干部队伍冲锋在一线、支援在一线、坚守在一线,连续奋战不停歇,高效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全面擂响生产生活自救战鼓!
“不是不想家,不是不想孩子,不是不想去看看同样在安置点的父母,但是责任在这,必须要先顾大家。”计生站张翠兰和她对象一同被分到东黑村支援,两口子一同奋战在一线;安环办刘美霞把孩子放在老家,自从台风来了就没好好顾上家;城建口的张国忠从9号开始一直在最前线负责填充沙袋,台风过去主动请缨支援东黑,皮肤晒脱了皮、嗓子哑了…
踏着晨曦而来,披着月光而去!我们的这支铁军队伍,他们同样是父亲,是母亲,是儿子,是女儿,他们也有需要照顾的亲人。但是,在风雨面前,他们“抛弃”小家,来到大家面前,用奉献点亮漫漫长夜,用大爱兑现情怀承诺。他们说这里是最需要人的地方,这里家园一日未好,我们一日不撤。
“这一茬的庄稼收成没了,但是咱秋后撒上新的种子,粮食会照常长。我们的好日子还都长着呢。”在63岁的村民刘和平家里,老两口刚清理完北屋,在厦子底下烧上热水招呼大家喝茶,一家人对生活充满希望,这也是所有人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