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探寻寿光一年之变!更强台风何以造成更少损失

2019-08-20 09:23:00 来源: 大众网 举报
0
分享到:
T + -

2018年8月的台风“温比亚”让寿光受灾严重。由于大量大棚进水受灾,导致很多品种蔬菜减产,引起全国性蔬菜价格波动,而那些大棚在台风中毁坏的菜农们,损失则更为惨重。一场台风,让寿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暴露在大众眼前,并给寿光敲响了防洪的警钟。

几乎是正好一年之后,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潍坊市遭遇1952年有水文纪录以来最强降雨,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弥河、丹河等出现了部分险情。2019年8月10日6时-12日15时,全市平均降雨量241.8毫米,折合降水量38.3亿立方米,分别比去年“温比亚”全市平均降雨量、折合降水量多67.1毫米和10.59亿立方米,降雨强度超过去年“温比亚”强度。

几乎是和去年相同的时间,遭遇了更强的台风,面对更严峻的考验,一年之后的寿光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初步的统计显示,今年进水大棚数量远少于去年;今年大棚里的雨水,一两天就能基本排干净,去年则长达半个多月;今年水灾对菜价的波动也影响甚微。

降水更强,损失却成倍减少,寿光是如何做到的?过去的一年寿光在水利建设方面做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努力呢?带着这些问题,大众网记者深入寿光城区、河坝、地头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2018年的台风确实给寿光的水利敲响了警钟!”8月15日,水利专家、寿光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李全德感慨地说。他说,去年的“温比亚”让全市水利发展的薄弱环节暴露了出来,为了补足这个短板,2019年2月27日,寿光市召开弥河丹河防洪治理工程动员大会,启动了投资36.12亿元的弥河丹河防洪治理工程,举全市之力攻坚两河治理,全面提升两河防洪行洪能力。而总投资6.3亿元冬春水利建设会战,也使寿光市防洪排涝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幅加强。

两河治理时,对堤坝进行填筑施工

去年近半财政收入投向水利

弥河、丹河防洪能力“升级”

8月15日,大众网记者在纪台镇弥河沿岸实地探访。弥河浅滩上倒伏的树木、堆积的淤泥、开裂下沉的堤坝、倒塌冲毁的波浪桩都在诉说着“利奇马”的威力。

“要不是生态框护坡和河道拐弯处的波浪桩起到了加固堤坝的作用,河流两侧沿岸的堤坝又会被冲毁冲塌。”李全德指着弥河沿岸拐弯处的波浪桩说。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弥河防洪治理工程主要对寿光市弥河及分流河道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治理,治理总长度95公里。丹河防洪治理工程主要对丹河干流按照20年一遇防洪、10年一遇排涝标准进行治理,丹河分洪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治理,治理总长度68.7公里(其中干流56.9公里)。

李全德说:“两河治理总投资36.12亿元,总治理长度163.7公里。共完成河槽切滩、清淤疏浚、堤防填筑共计2850万立方米,桥涵闸等配套建筑物99座,波浪桩8400根,生态框护坡4.1万个,防浪墙7300米。”

据李全德介绍,两河治理完成后,弥河的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了50年一遇,丹河的防洪能力由10年一遇提高到了20年一遇,丹河分流的防洪能力由10年一遇提高到了50年一遇。

“两河治理是寿光水利建设历史上投资额最大、工程量最大、上阵机械最多、建设时间最短的工程,创造了‘四大班子齐上阵,市直部门全靠上,水利部门总指导,镇街协同作保障,施工企业全一流,代建监理抓质量,挂图作战促进度,层层验收铸辉煌’的两河治理‘寿光经验’。”李全德说。

而记者了解到,去年至今,寿光投向水利的建设资金超过42亿元,而去年寿光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3.5亿元,也就是说寿光把2018年将近一半的地方财政收入投向了水利!

如果没有生态框护坡和波浪桩的保护,堤坝十分容易被大水冲毁

田入渠、渠入沟、沟入河、河入海

系统化排水构建沟渠互联“寿光模式”

开车走在寿光市纪台镇的田边道路上,并没有出现2018年“温比亚”台风过境后,菜农们用排水管将大棚里的积水抽到道路上的情况。现在,不少大棚已经结束了抽水工作,一排排干瘪的抽水带正静静的躺在田边。

大棚里,菜农们正在检查泡水的蔬菜秧苗,盘算着哪些蔬菜需要及时补种。大棚里的土地也没有记者想象中的泥泞。

纪台镇东方村的蔬菜种植户孙大姐告诉记者,她家有三个蔬菜大棚,去年泡水情况十分严重,水抽了4、5天都没有明显下降。“当时水没有地方排,大棚旁边的沟都已经满了水,我们只能尽可能的把排水管扯远,让水排在马路上。”

“虽然今年我们家的大棚还进了水,但是情况比去年好的多,只用了两天就把水排干净了。这得益于市里的排水渠道工程建设,今年没有出现水没处排的情况。”孙大姐说。

顺着孙大姐的指引,记者看到了位于田边、大棚旁的棚间排水渠道。这些渠道全部建设在高于大棚地面的人行步行道下,一排排圆形孔洞随时待命,准备排涝。

弥河中的橡胶坝起了到排洪泄洪的作用

冬春水利建设会战中建设完成的波浪桩

大众网记者获悉,2018年开始的冬春水利会战四大水利工程总投资6.3亿元。包括过境河流堤坝修复及清障清淤工程,南部大棚易涝区排涝工程,防洪除涝骨干水网工程及农田水网疏通工程和东跃龙河治理工程。过境河流提坝修复及清障清淤工程中,共计修复大堤47处9.4公里,河道清淤38.2公里,建成桥(管)涵建筑物61座,橡胶坝2座。

南部大棚易涝区排涝工程中,重点对受灾较重的稻田镇、纪台镇、洛城街道的14.5万亩大棚区,铺设棚间排水管道,配套桥涵、强排泵站等设施。截止2019年5月31日,共建设各类排水渠道218.9公里,其中铺设U形渠53.16公里、梯型渠28.22公里、矩型渠3.7公里、混凝土管道133.89公里;建成桥(管)涵建筑物3135座、强排泵站(含平台)18座。

防洪除涝骨干水网工程及农田水网疏通工程中,按照“二十年一遇防洪、五年一遇排涝”标准,对境内21条河流、骨干沟渠进行全面清淤疏通;按照“五年一遇排涝”标准,对67条排水干支沟进行开挖整治,确保大田区“旱能保收、涝不成灾”。截止到2019年5月31日,市级和镇村级水网完成治理长度472.5公里,完成土方352.6万方,建设完成210座配套建筑物。

东跃龙河治理工程中,对全市境内20.9公里东跃龙河河道进行疏通、扩挖、清障,新建桥涵,全面恢复河道排涝功能。截止2019年5月31日,共计完成土方60万方,新建桥涵建筑物33座,工程全部完成。

棚间排水渠道在此次大棚排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没有白流的汗水,没有白下的功夫!”

“正是这些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次水灾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水利专家、寿光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李全德对记者说:“这些工程的竣工,使寿光市的防洪排涝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大加强,南部大棚易涝区排涝能力显著增强,排涝时间可由原来的7-10天缩短至3天以内;全市21条中小型河流和67条骨干沟渠得到全面清淤治理,东跃龙河40多处阻塞点被疏通,有效解决西城排水问题;其他的田间建起了沟渠互连互通、排水通畅的沟渠管网,实现了‘田间水入渠、渠入沟、沟入河、河入海’的效果。”

2018年和2019年的8月,两次台风都让寿光这座蔬菜之城经受了考验,同样的狂风暴雨,不同的却是这座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和底气。过去的一年,寿光砸向水利建设的40多个亿,两河治理大幅提高的防洪能力,大棚田间地下密布的排水管网,换来的是更强台风过后成倍减少的灾害损失,换来的是菜农在大灾过后能快速恢复生产的决心和信心。正如一篇评论中说的那样:寿光“一年之变”表明,没有白流的汗水,没有白下的功夫!

村庄旁修建完成的梯形渠

刘东 本文来源:大众网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