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苏一宏
张店的任先生收藏了一方淄博象形文石,自然天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瘦、皱、透、奇、巧、丑,淄博文石的特点基本具备。难得的一方文石佳品,有人认为像“猫”,每个人对象形的理解不同,只要神似即可。关于淄博文石命名的来历,博山的赏石家刘连贵先生认为,这与淄博历史上的文人息息相关,特别是与蒲松龄关系最为密切。
任先生收藏的淄博文石。
据了解,淄博文石的命名最早来源于博山,上世纪70年代末由博山的玩石者命名为博山纹石,因为这种奇石有密密麻麻的纹路,所以称之为纹石。上世纪90年代,淄川的一些赏石爱好者在蒲松龄故居的东南丘陵地带发现了诸多的奇石,便把它们与蒲松龄的柳泉联系在一起,将这些奇石命名为“柳泉奇石”。
上世纪90年代末,蒲松龄著作内曾经记载的“海岱石”回归蒲松龄故居,一时间淄博赏石界目光集中在“海岱石”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特别是北京的俞颖等几位中国赏石界的权威人士对“海岱石”的论证,最后淄博以及北京的赏石界专家统一将“海岱石”定为淄博纹石。
进入新世纪,博山、淄川以及张店赏石界的权威人士统一意见,为了借助蒲松龄在文坛的影响力,以及在著作中对赏石的大量描述,博山纹石、柳泉纹石统一命名“淄博文石”。于是,在中国的赏石界“淄博文石”便有了一个正规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