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感觉首先是自由,
其次是本真,再次是温柔。
当爱情发生时,
有一个奇特的矛盾出现在人的内心:
人既感觉到心有所属,
又感觉到一种飞扬的自由。
这是多么矛盾的感觉。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退休后隐居威海海滨六年,专心读书写作,关注点从社会问题转向个体精神生活。她将六年来对于生命、爱情、阅读的思考,编成了一部随笔集《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每天酣睡六七个小时,早午晚各散步半个小时,其余时间都用来写作、读书、看电影。”李银河说。自2012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退休后,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生命的真相,去体悟美好的罕见。她将这六年思考的精华集结成《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着眼点从宏观社会转向个人存在,收录了她对人生本质、交友之道、生活方式、艺术与阅读等问题的思考,呈现了一位女性主义者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世界。这本心灵笔记宁静而优美,清醒而通透,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脱但不避世的人生视角,呈现了理性和文艺兼具的独到的生命体验。
“我最心仪的生活是梭罗那样简单的生活。如果心地单纯,世界就是一个简单的世界;如果心思复杂,人生就是一个复杂的人生。”李银河表示,想要过简单的生活,需要人天天修行。
李银河说,人年轻时,苦于参不透,所以一心探索真理。每每想到宇宙浩瀚无垠、生命渺小偶然,人在浩瀚的宇宙中不过是一粒尘埃,世间万物从宏观上看都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在于对当下事情的感受和行动。所谓的真理就是我们存在的真实状态。平静和自信正来自于对自己灵魂和肉体的诚实面对,照原样接纳它、善待它,过一个清醒而快乐的人生。《我们都是宇宙间的微尘》一书体现了李银河现阶段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旷达超脱的内心追求。
在这样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李银河认为衣食住行应当仅以舒适为限,在世上万千事物中只要那个最实在的东西,追求奢华毫无意义。她将这样的生活方式概括为“直取核心的生活态度”。这个风格也指导着她的交友之道、恋爱之道、写作之道。
“直取核心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态度,要活就活个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真哭真笑,真苦真甜。绝不在虚头巴脑的事情上浪费生命。”李银河痛快地说。
在这个世界上,大约有1080亿人曾经存在过,但如今,他们生老病死、吃喝拉撒,既无意义,也无痕迹。人类注定是向死而生的动物,面对命运的宏大,会本能地感到恐惧与不舍。其实,将地球放在宇宙的范围中也不过是一粒微尘,更遑论人呢?李银河在谈到宇宙,这个更宏大的主题时说:“长大之后,星空成了我心中的禁区,战战兢兢,满怀焦虑。”
人在面对这些伟大事物时所产生的被震慑感,也许就是康德意义上的“崇高”。人在面对爱情时,也会产生颤抖。这本来已经可以作为爱情伟大的一个佐证,但李银河却判断:人们常常把身体的欲望混同于爱情。更进一步地,她指出:爱情与肉欲既可以交织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因为“爱情归根结底还是发生在精神领域的事情,它主要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喜爱和相聚交流的渴望”。
经历了两段激情之爱的李银河认为,爱情是一个人的内心风暴,是指向另一个人的激情,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是婚姻、家庭、伴侣关系,没有固定的性质,它完全可以独立于现实中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存在。
所以,当面对各种社会制约时,人没有必要压抑心中的爱。如果能对一个人产生爱的感觉,那这是一种幸运,是人生的礼物,是中了奖。李银河在书中写道,浪漫的激情之爱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只要是爱,就不是错。
李银河说:“所谓爱,就是对对方的灵魂不断地叩问。”
目前,李银河老师在喜马拉雅上的“李银河说爱情”课程正在热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