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明 王兵 赵博文
长达42.5公里的“淄博矿区遮断线”,修筑共耗时一年三个月,耗费民财20万元,征调民夫110余万人次,给当地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是当年日本侵略淄博的罪证,更是历史遗迹。
目前,“淄博矿区遮断线”已经多处出现坍塌;而且随着建设工程越来越多,被损坏的遮断线也越来越多,“淄博矿区遮断线”亟待保护。
“遮断线”总长42.5公里
1941年10月1日,伪博山县县长曲化如召集伪县政府各科室负责人及秘书、各伪军警大队长、各区伪区长、各法团负责人等20余人开会,盐柄盛义讲话,“经军方决定在淄博各矿场外围,修筑一条‘遮断线’,分设炮楼、畅修公路、普安电话,加强防御工事,使淄博矿区免受共产党八路军的破坏和骚扰……”随后成立修筑矿区“遮断线”的组织机构——博山外壁工程委员会。自10月10日起,博山县一、二、三、六区分段同时动工,每区每日征调民夫500人按照图纸施工,各区所辖伪乡、镇长就近督工。
“淄博矿区遮断线”的范围大致为:自博山县城西北淄川县境内的大峪口庄河南岸起,沿西山根向南经昃家庄,再折向东南至凤凰山东坡,越土门头庄外,折向正东经山头、八陡庄外南山,直达岳家庄东头,由此再折向正北,经西河庄外东山顶之皇陵阁,至淄川县境内的坡地庄,与该县的“遮断线”相衔接。其中,西山根一段和岳家庄外的一段,修为壕沟,深5米、宽6米,共长500米,其他各段均用乱石垒成围墙,高3.5米、厚1米,全线总长42.5公里,并在旧有道路上分留缺口,以便通行。同时建设炮楼,炮楼分为三等,统一为圆形。其中,一等炮楼高10-12米,墙厚1.5米,内直径5米,共分三层,每层各设机枪眼,上层架重机枪、钢炮、探照灯,周围掘防护沟,深5米,壕沟外架设电网,高3米,作防护炮楼用;二等炮楼高6米,墙厚1米,内直径4米,分两层,防护设备同上;三等炮楼高5米,墙厚0.5米,内直径3米,防护设备除周围电网改用鹿寨外,其余同上。全线总计一等炮楼3个、二等炮楼8个、三等炮楼39个,共50个。这些炮楼一二等多为日军驻守,三等炮楼均为伪军驻守。
自1941年10月“淄博矿区遮断线”动工后,到11月末,各区炮楼已全部竣工,“遮断线”进度迟缓。为督促该工程早日完成,日寇采取措施让各区昼夜赶修,并先后组织日伪人员乘卡车、飞机沿着“遮断线”视察。因时至寒冬,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日军方指令,冬季施工暂停。
1942年3月上旬,各区开始复工,每日每区征调民夫增至600人。
修筑“遮断线”耗时一年三个月
修筑“淄博矿区遮断线”期间,日寇为避免产生阻力或产生意外,除了对各伪乡镇长施以小恩小惠,要他们积极督促工程加快进度,还对“外壁会”委员及各伪区长采取同样手段。在工程进行期间,日寇除按期拨补助费以外,并于1942年4月中旬组织“外壁会”委员14人,由盐柄盛义率领到青岛免费旅行。到青岛后不仅每人单住一个头等房间,而且还发放奖励金200元、慰劳金100元。这伙汉奸在青岛生活极度糜烂,每天早餐在聚福楼,午餐赴蓬莱阁,晚餐在福劳斯(德国西餐馆),凡举行宴会,必叫妓女陪酒助兴,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压榨百姓血汗的基础上,成了一群民族败类。
这伙汉奸对日寇奴颜婢膝,对百姓却作威作福。1942年12月5日,日寇山东驻军中将司令官西川偕少将参谋长寒川、济南特务机关长大桥熊雄、青岛日本海军少将司令绪芳等乘专车到博山视察。伪博山县县长曲化如报告“遮断线”施工进度情况。大桥熊雄听后面带怒色,声色俱厉地对曲说:“‘矿区遮断线’是淄博生命线,施工至今尚未完成,矿区治安何日稳定,你身为县长到底干些什么?”曲连声诺诺称是不迭,鞠躬敬礼不敢正视。
在日寇面前碰了一鼻子灰,曲化如回来了后大发雷霆,声言非亲自下乡督工重办几个不可。12月16日,他带着20名特务队员、6名警察,扛着两根红黑色的军棍,乘汽车来到八陡镇公所。由伪镇长报告施工和出夫情况,并报告伪保长赵某不听招呼,抗不催夫。
曲化如派警察将赵某抓来,不问情由便打了20军棍。山头镇伪镇长电话报告“窑广村居民赵宝青抗不出夫,请求法办。”曲化如派4名警察前往窑广村捉拿。赵宝青闻讯躲藏。曲化如立即限窑广村村长张某,于三日内将赵宝青抓获,送县法办。赵宝青吓得跑往东北,解放后才回到博山。
就这样,曲化如走了一趟,施了些威风,“遮断线”工程的确稍有进展。
1942年12月末,“遮断线”工程已全部竣工,除了少数不合规格之处进行修整之外,此项工程包括炮楼、公路、壕沟、电话线路,修筑共耗时一年三个月,耗费民财20万元,征调民夫110余万人次,弄得群众民不聊生。
持文深入探访“淄博矿区遮断线”现场。
见证博山被日寇奴役的历史
当时虽规定发给民夫工粮,大人每天二斤半,小孩每天一斤半,共需玉米220万斤,但到实发时,经伪区、乡、镇长和督工员的层层克扣,贪污私吞,民夫所得寥寥无几,有的拖欠未发,有的被坐扣工粮顶了征粮,还有的派出义务夫,这些沉重的负担还是压在百姓身上。
“遮断线”经过的地区,共占用民田1000多亩,用石拆堰导致1000多亩土地被雨水冲塌,同时因“遮断线”阻隔,在线内外有2500多亩土地因无法耕种而荒芜。
“遮断线”施工期间,民夫因工伤和染病发生死亡的也为数不少,加上日伪军警特务人员的敲诈勒索,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无穷的痛苦与灾难。
“遮断线”建成后,为日伪军警特务带来了敲诈勒索的机会。当时所谓的“资敌物资”(指流入解放区的物资),均被日伪禁运,通过查扣没收等手段转入了私人腰包。百姓通过“遮断线”的越来越少,只有向看守“遮断线”的日伪军警提供贿赂,才能顺利通过;如果有性格固执或不识相的,便会受到日伪军警的盘查、搜身、拘留或被加上罪名而遭不测。
“遮断线”遗迹亟待保护
这条长达42.5公里的“淄博矿区遮断线”遗址,见证了博山被日寇奴役的屈辱历史,也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有力史证。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岁月侵蚀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淄博矿区遮断线”已经多处出现坍塌;而且,随着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山顶上的“遮断线”破坏也越来越多,这不是自然坍塌,而是无法修复的破坏,亟待保护。
2016年,“淄博矿区遮断线”资深研究者、户外活动爱好者持文在调查齐长城的过程中,发现博山区北峪村山上的一段石墙与齐长城的建造明显不同,从石头形状、建造工艺都不一样,而且还建有炮楼。
在深入研究后,持文发现这段墙体并不是“齐长城”,而是日寇侵占博山期间修筑的“淄博矿区遮断线”遗址。
原因有二:一是建筑特点,齐长城墙体所用的石块并不规则,因为战国时代缺少铁器,作为建筑材料的石块没有开凿痕迹,而“遮断线”上的石块多数平整,能够看到石头上有明显的铁钎开凿过的痕迹;二是工艺特点,齐长城的走向基本沿着齐鲁两国的分界线而建筑,因为阳面是鲁国,所以阳面垂直便于防御,阴面用土石方填筑,上面有垛口,阴面有明显的女儿墙。“遮断线”的墙体,则是两面都与地面垂直的石块干砌而成。
每逢周末,持文便沿“遮断线”探访,用一个春季的时间走完了“淄博矿区遮断线”全线。
“在博山区盆泉村、淄川区西河,当地村民曾向我介绍,山上的石墙是抗战时期日寇修建的,用来对淄博矿区进行封锁,大肆掠夺资源的。”2019年8月15日上午,持文告诉记者,“修筑淄博矿区遮断线”,给当地百姓造成了沉重负担,这是当年日本侵略淄博的罪证,更是历史遗迹。”
“当年参与修筑‘遮断线’的老人在世的已经很少了,目前我正在努力寻找。”持文表示。
记者来到博山区文物管理局,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还未收到关于“淄博矿区遮断线”的相关信息。列入文化保护范围需要从建成时间、建设目的、保存情况、人文文化的渗透,或者历史价值,红色传承方面综合论证,需要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和专家论证。如果“淄博矿区遮断线”确有保护价值,将尽快列入保护范围。随后,工作人员将记者采集到的相关信息及图片进行存档,表示将及时予以关注。
如果你认识参与修筑“淄博矿区遮断线”的健在老人,请拨打晨报热线:35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