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孙银峰 刘文思
通讯员 高飞
晨报淄博8月15日讯 饿了,在现场啃两个馒头;实在累得受不了,就靠在车边打个盹,稍喘口气接着干……随着台风“利奇马”来袭,齐鲁石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齐鲁消防全体指战员紧急行动起来,按照省、市政府和驻军单位的要求,发挥人员和装备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抢险救援工作,众志成城抗击台风暴雨带来的灾害,确保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救援队员奋战在寿光羊口镇弥河现场。
马不停蹄赶赴重灾区
8月11日下午3点25分,齐鲁石化应急救援队根据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的指令,派出3辆消防救援车、50名队员,在张德亮政委和范伟建副支队长带领下,在暴雨中紧急赶往受灾严重的寿光灾区实施救援。在下午5点到达寿光后,他们马不停蹄奔赴羊口镇重灾区。晚上6点半,救援队到达羊口鲁清化工园区附近的弥河分流河道,投入到消除管涌、加固河堤的抢险中。
8月12日清晨,齐鲁石化救援队按照当地救灾指挥部命令,兵分两路,分别在羊口镇弥河流域的鲁清化工、默锐公司防区展开行动,全力配合施工机械对两处河堤进行加固。在机械设备填堵大石块之后,立即人工用沙袋堵住管涌,加固围堰,防止溃堤,保护沿河企业和居民的安全。
面对上游汹涌而来的洪水,两组队员争分夺秒地投入到抢险中,挖土、装沙、扛袋、堵缺,培土加固……经过一天一夜的连续奋战,8月12日下午5点半,险情得到初步控制,两组队员合为一处,继续在鲁清化工河段加固河堤和围堰。整个晚上,队员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上游来水状况,不间断地巡查河堤,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全体队员严防死守,确保大堤万无一失。
同时,8月12日早上7点40分,齐鲁石化又接到淄博军分区的救援指令,齐鲁医药学院教学楼地下室因暴雨造成积水超过2米,整个学院全部停电,需要紧急救援。消防支队立即派出5辆消防车、28名队员赶往齐鲁医药学院,为尽快排除积水,他们铺设了4条100米长的水带,用消防车吸水管进行抽水外排,加快了排水进度。下午5点40分,学院地下室内积水全部排空,齐鲁石化消防队员圆满完成了此次救援任务,为恢复供电创造了条件。
保住鲁清石化老厂区
13日15:25,正在羊口镇弥河两岸执行守堤任务的齐鲁救援队接到指挥部紧急指令:上游洪水突然加大,鲁清石化老厂区告急!立即携带人员装备前往抢险。
形势迫在眉睫,救援队马上集合两个小组,紧急部署任务。决定:第一小组为先遣队,在副支队长范伟建的带领下,先行轻装跑步抢险;第二小组携带装备随后跟进。
鲁清石化老厂房紧挨弥河分流河道,与河道边马路有近半米的落差。当地抢险人员在原有河堤上修建的一条1500米长的临时围堰,在连日暴涨的洪水冲击下,已千疮百孔,溃不成堤,随时可能垮塌漫水。
灾情当前,加固围堰的战斗随之打响。队员们立即装填沙袋,堵塞漏洞,加固围堰。50公斤的一袋沙土,队员们肩扛手拖,在半水半泥的河岸边展开奋战,有效控制了灾情的扩大。随着第二小组的及时赶到,抢险进度明显加快,几处险些透水的土堤被成功保住。
临时抢修建成的土堤缺乏石子、砖块等硬物有效支撑,在洪水冲刷和浸泡下异常松软,周边并无可用石块。队员只能用编织袋装土后填充加固,有时一袋沙土投进去,不到两秒钟就不见了,现场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对队员的体力和精力都是严重的挑战。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咬牙坚持,没有一个队员退缩,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齐鲁消防作风。
就这样,硬是凭着坚定意志和血肉之躯,这些消防硬汉们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在长达1.5公里的河道边整体加固加高了临时围堰,成功保住了鲁清石化老厂区。
“对齐鲁救援队的表现,我们不只是点赞,更多的是敬意、是感动,厂子员工感谢你们,灾区感谢你们!”鲁清石化负责人发自肺腑地吐露心声。
连续作战彰显风采
夜幕降临,可防守河堤阵地却不能有丝毫松懈。为加强夜间力量,随时应对险情,救援队及时做出调整,张德亮和范伟建各带一个小组轮流上堤巡护,6个小时一轮换,保持充沛战力,不失一寸阵地。
在这个风雨交加的下午和夜晚,注定不会平静。
14日上午9点半,坚守阵地、几乎一夜未眠的队员又接到新的救援任务。通过几天来的救援,深刻领略了齐鲁消防作风的羊口镇工业园区管委会领导顾不上逐级请示,直接把救援电话打到了救援队:该辖区默锐公司厂区严重进水,生产设备即将不保,请齐鲁救援队火速抢险。
险情就是无声的命令,连续奋战一昼夜,还在河堤上的齐鲁救援队员们又义无反顾地投入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