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志愿服务被赋予的内涵和使命在不断扩大,如何让志愿服务更加有效地服务辖区群众,是每个城市基层社区都要思考的问题。
“洪楼·家”睦邻志愿服务队形成精准化志愿服务模式,将志愿服务的触角不断向基层拓展延伸、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志愿者也是被志愿者,真正实现志愿服务的零距离。“洪楼·家”睦邻志愿服务总队下设30余支志愿服务支队,目前已吸纳志愿者1300余人。
开办学生艺术课堂,组织老年义诊、健康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让居民得实惠、享温暖。连续两年举办家风评比活动,让弘扬优秀家风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巨大推动力;开展睦邻文化活动,让广大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之中收获教益,拉近距离。
“建立志愿服务‘积分银行’,根据志愿者的服务种类、服务时间、服务形式量化赋分,存进‘红色账户’,在自己需要服务时可以兑换服务和小礼品。”洪家楼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服务累积分、积分享服务”的形式集结各单位党员群众的力量,把党员的先锋旗帜树起来,不仅在行动上自觉参与,还引领广大市民自觉树立志愿服务意识,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完善“党管网格”凝聚合力解难题
城市基层党建是一张网,街道社区与各党支部、物业、居民如果不能互联互动、共建互补,就会出现制约城市基层党建发展的漏洞。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近年来,洪家楼街道党工委组织社区干部逐楼逐户开展“趟楼行动”,全面了解社区居民所思所盼,为1.5万户居民建立“一户一档”,以综治网格为基础,构建了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安全稳定、文化繁荣相融合的“147+x”社区网格化工作体系,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庭院里,完善了“社区党总支、庭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构架的四级“党管网格”,设置一级网格9个,二级网格25个,三级网格55个,四级网格141个,选聘楼栋管家270名。真正实现了“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把管理服务延伸至整个社会的最末梢。
与此同时,洪家楼街道推行红色物业和楼院居民自治相结合的“1+1”社会治理新模式,调动物业公司和居民自治两方面力量,形成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合力。同时结合党组织双向承诺,每年承诺为民办实事20件,顺利完成了全市“1+5”城市更新项目洪楼广场片区提升、6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花园小区天然气全入户、新增集中供暖1200户等,奠定了“舒适·家”的群众基础。(历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