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一天收21万现金 最牛"收费哥"的京沪高速公路情

0
分享至

编者按:沂蒙大地,一直是一片蓬勃发展的红色热土。今天起,大众网特别推出"沂蒙凡人说"系列报道。大众网记者将深入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把镜头对准我们身边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小人物"。让我们一起分享奋斗的快乐和感动,积蓄温暖与力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艳彩 通讯员 王永生

自2000年12月15日0时京沪高速公路临红段以人工售票方式开征运营,至今日国家决定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行不停车快捷收费,将近20年的时间。京沪高速公路鲁苏省界收费站第一批职工钱庆良沿着京沪高速公路临沂段由南往北一路辗转,历经多个单位的多个岗位,亲身经历了高速公路收费模式的多次变革,见证了鲁苏省界收费站的发展、繁荣和取消、拆除,目睹了一代代京沪高速人舍小家顾大家的责任担当和敬业奉献。

一天收21万元现金,打破当年单班收费额最高记录

钱庆良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鲁苏省界收费站收费员。20年前的收费亭内没有电脑、没有键盘、没有通行卡、没有POS机,甚至没有监控镜头,有的是满满一桌子的印章和各种面额的票据,而且还是在入口售票、出口检票。每来一辆车都要不厌其烦的问:"您好,师傅,请问您到哪里下路?"经常走高速的还好,不经常走高速的就会很不理解并且不予配合,"你管我去哪里干什么?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哪有还没走路就要交钱的,我就不交"……遇到这种情况,收费员就得耐着性子给他普及山东高速公路的收费模式,做通思想工作之后,再根据司乘人员报上来的站名和车型人工判断应收金额,然后收取现金、撕掉相应金额的票据交给对方、找零。

每天无数次口干舌燥的反复解释倒还在其次,最大的考验就是班后对账,收取的现金和卖出的票据金额必须一致,否则非短即长,短款补齐,长款要三倍罚款,在一年半的收费员生涯中,钱庆良印象最深的就是提着满满一箱子票据去上班,然后提着沉甸甸一箱子现金下班,记得最多的一次是一天收了21万元现金,打破了当年鲁苏省界收费站单班收费额最高记录。那时的收费中队没有机动人员一说,一个中队只有一名中队长,负责处理特情和替班吃饭、上厕所,为了节省吃饭时间,饭菜都是由中队长用小推车送到收费亭,忙的时候必须边吃饭边收费,为了减少排长队去厕所的次数,大家都很自觉的少喝水甚至一整天不喝水。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工作条件、繁重的工作任务下,大家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正是在第一年的收费工作中,钱庆良以出色的工作表现收获了人生第一个市级荣誉-由临沂市交通局和共青团临沂市委颁发的"市级青年岗位能手"荣誉证书。

人少任务重,面对机械复杂的工作乐此不疲

2002年上半年,钱庆良由收费中队调到票据室担任票据员,这是他的第二个工作岗位。那时票据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记账、算账、报表,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五种面额的票据要分面额、分个人、分班次进行记录、核算,工作没有电脑、没有Excel表格,全凭计算器或算盘,最终汇总时因为差一张票据或差几块钱而翻来覆去查对好几天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为人少任务重,那时的后勤人员脑子里压根没有休班的奢望,一个月"请假"一次回家休息一天或两天是常态,连续两三个月不回家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每月的1号雷打不动要进行月底报表,也就是要手工汇总上一个月来各个收费员各种面额的票据领用、缴销、结存的张数和金额情况,每当这个时候所有的票据员都高度紧张,特别是鲁苏省界收费站票据室,更是以明细科目多、核算金额高、情况复杂而著称。

有一次因为另一个票据员被抽调外出培训,只剩下钱庆良一个人进行月底结账,他抱着摞起来将近一米高的账本、眼前摆着5个计算器,反复累加验算,趴在桌子上整整一天,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算出准确的结果完成了上报工作。

做好偷逃费治理和站口保畅

2006年京沪高速公路临沂管理处推行后勤人员竞争上岗,钱庆良以鲁苏省界收费站综合得分第一名的成绩成功竞聘为收费稽查科科长,这也是他从事时间最长的一个岗位,从2006年开始直到2013年借调到管理处整整八年的时间。在这个岗位上,除了稽查、考核、业务培训等日常事务外,耗费精力最大的就是偷逃费治理和站口保畅等工作。

在治理偷逃费这个"战场"上,钱庆良带领的稽查团队始终坚持依法依规严肃整治,查处的逃费车辆车次、补交金额等多项指标长期稳居榜首,收缴的钢板等逃费工具数以吨计堆满了几个仓库,为国家挽回了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并且连续多年未发生任何举报、投诉等不良记录。

说到保畅,那更是浸满了京沪高速人特别是鲁苏省界人的心血和汗水,因为计重设备精准度不高,再加上交警查车、南行货车有夜间通过省界站的规律等原因,因此每天下午三四点钟黑压压的车流就如同决堤的洪水呼啸而来,瞬间就会在省界收费站形成拥堵。此时,前勤15个出口道口全部打开,后勤全体人员都得奔赴一线一头扎到收费广场的车缝中、尾气中、嘈杂中疏导车辆、解决倒车、换道、纠纷等各种问题,一直持续到凌晨二三点钟。偶尔一次堵车时间到了而车辆没来,大家不仅不会感到轻松,相反会更加焦虑紧张,因为这预示着前方一定发生了事故,而不久之后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高峰期一定会接踵而至。时隔多年之后,钱庆良还经常在睡梦中被轰鸣的货车喇叭声惊醒,一睁眼还会习惯性地摸反光背心准备套在身上就走,有此种经历和体会的鲁苏省界人相信不在少数。

此后,钱庆良的岗位又历经多次调整,并迎来了齐鲁交通发展集团的组建成立,收费有了移动支付、ETC,稽查有了综合管理系统、联网稽查系统,票据有了电子记账系统,治逃有了路警联动,保畅有了"一路三方",京沪高速也迎来了双向八车道的改扩建机遇,整个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也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历史性变革。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也无论收费模式怎样变化、工作岗位如何变动,京沪高速人的初心和使命永远不变!"钱庆良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月薪8000在中国属于中低收入?最近ChatGPT的回答惊到我了!

月薪8000在中国属于中低收入?最近ChatGPT的回答惊到我了!

搞笑幽默酱
2023-03-31 02:08:38
开拓者正式无缘附加赛,连续两年缺席季后赛

开拓者正式无缘附加赛,连续两年缺席季后赛

OnFire
2023-04-01 12:05:04
女网红崩溃自述:经历泰国男模餐厅60天的折磨,我染上了痒痒病!

女网红崩溃自述:经历泰国男模餐厅60天的折磨,我染上了痒痒病!

小白柚
2023-03-25 19:05:03
太突然!维金斯归来!7届全明星内线退役!第二次告别NBA....

太突然!维金斯归来!7届全明星内线退役!第二次告别NBA....

篮球实战宝典
2023-04-01 07:19:38
美媒:日本已做好与中国开战准备!中国海军三艘大舰挺进日本海!

美媒:日本已做好与中国开战准备!中国海军三艘大舰挺进日本海!

大娱乐大剧汇
2023-04-01 17:46:44
任泉、王京花企业涉非法吸收存款案

任泉、王京花企业涉非法吸收存款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31 16:45:56
马英九在武汉大学演讲中提到《最后一课》的故事!

马英九在武汉大学演讲中提到《最后一课》的故事!

跟着地图看世界
2023-04-01 10:04:41
疫情传来3个消息,明日起,新冠报销将回归常规医保

疫情传来3个消息,明日起,新冠报销将回归常规医保

小李喜欢聊追剧
2023-03-31 12:44:04
今天 我劝退了一个想住院的肿瘤患者

今天 我劝退了一个想住院的肿瘤患者

肖博健康
2023-04-01 14:35:20
美方代表团刚访上海,另一路人马却给中国埋雷,秦刚发出强烈警告

美方代表团刚访上海,另一路人马却给中国埋雷,秦刚发出强烈警告

前沿时刻
2023-04-01 09:58:28
张继科丑闻上升到刑事案件,爆料者笃定景甜被侵害,债主已经坐牢

张继科丑闻上升到刑事案件,爆料者笃定景甜被侵害,债主已经坐牢

四斤
2023-04-01 08:28:46
为什么CCTV-6总是能播一些连院线都上不了的电影

为什么CCTV-6总是能播一些连院线都上不了的电影

蒙太奇印像
2023-03-28 11:10:32
中国到底是不是发达国家?GPT给出了10点理由

中国到底是不是发达国家?GPT给出了10点理由

牛遍满市
2023-04-01 10:30:50
缅甸海波曝光更多缅甸犯罪集团黑幕,如今,停更令人细思极恐

缅甸海波曝光更多缅甸犯罪集团黑幕,如今,停更令人细思极恐

猎罪探长
2023-04-01 13:43:16
忍无可忍!德国官员表态:“北溪事件”若证实,驻德美军必须撤走

忍无可忍!德国官员表态:“北溪事件”若证实,驻德美军必须撤走

大海军事
2023-04-01 15:51:22
二十届中央委员中的河南人,2人副国级,5人将军

二十届中央委员中的河南人,2人副国级,5人将军

时尚的大家庭
2023-04-01 13:43:07
15分钟5次抢断,正负值全队最高,朱荣振打了谁的脸?

15分钟5次抢断,正负值全队最高,朱荣振打了谁的脸?

体坛界风云
2023-04-01 10:46:17
二战四大“蠢猪”将军,两元帅两大将,两个枪决两个自杀

二战四大“蠢猪”将军,两元帅两大将,两个枪决两个自杀

甬说
2023-03-14 22:06:47
巴西拒绝签署由美国主导的民主峰会宣言

巴西拒绝签署由美国主导的民主峰会宣言

看看新闻Knews
2023-04-01 00:38:14
港媒爆料:伏明霞深夜发文宣布离婚,梁锦松回应净身出户,无恙!

港媒爆料:伏明霞深夜发文宣布离婚,梁锦松回应净身出户,无恙!

君莫惜故事
2023-04-01 16:37:54
2023-04-01 19:00:49

头条要闻

一天内四名中管干部履新 刘小明任海南省委副书记

头条要闻

一天内四名中管干部履新 刘小明任海南省委副书记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利拉德:一个时代的遗孤

娱乐要闻

黑暗荣耀大反转!李到晛林智妍承认恋爱!

科技要闻

问界的脸,让任正非打肿了

汽车要闻

理想汽车3月交付20,823辆 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健康
教育
手机

艺术要闻

“佐临奖”四年后再颁奖,徐峥现场提议增加新奖项

房产要闻

北京公布93个拟供租赁住房用地项目信息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教育要闻

教育部下发通知,双休制或将改为“单休”?有人欢喜有人愁

手机要闻

苹果发布 iOS / iPadOS 16.5 首个公开测试版本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