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淄博保税物流园区抢险人员在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用冲锋舟运送救援物资。 记者 张培 通讯员张晓东 摄影报道
记者 王墀 张培 报道
晨报淄博8月13日讯 记者今天从淄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连日来,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山东省出现强降雨,其中淄博降雨量最大。淄博市多地出现洪涝灾害,特别是河道漫溢和严重内涝加剧灾情。在淄博市委市政府正确指导下,全市抗洪救灾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已出动抢险救灾队伍8.7万人次,紧急转移群众5.5万人。
淄博降雨量全省最大
紧急转移群众5.5万人
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全市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全省最大,8月10日上午9点至13日上午9点,全市平均降雨356.6毫米,一次降雨达到全年平均水平的54.1%,单日降水、过程降水均创历史极值,雨量最大的淄川区达到461毫米,最大点淄川区黄家峪站达到548.5毫米。全市累计降水643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44%,比去年同期偏多14%。
截至8月13日下午两点,5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24920万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多蓄13435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蓄9845万立方米,比本次降水前增加41.6%,目前均已调蓄泄洪。其中太河水库入库流量峰值达到1170立方米/秒,萌山水库最高水位距泄洪闸顶端仅十几厘米。受强降雨影响,全市境内的小清河、孝妇河、淄河、沂河、东猪龙河、乌河等河道均发生不同程度洪水,部分河道发生超标准洪水,孝妇河马尚站流量一度达到622立方米/秒(去年最高为292立方米/秒),小清河岔河站流量最高达501立方米/秒(去年最高为330立方米/秒),水位快速上涨,对下游行洪造成巨大压力。
本次降雨过程中,各区县均出现不同程度灾情,部分河段河水漫溢,一些村庄、社区、企业受淹,初步统计,房屋倒塌225间,严重损坏162间;农田内涝面积111.4万亩,农作物受灾38.6万亩;156家企业停产停工。
防台风工作启动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会商研判、预案落实、泄洪调蓄、河道行洪、除险加固企业安全生产、群众转移安置等及时研究采取具体措施,先后启动防合风Ⅲ级、Ⅱ级应急响应。建立专项工作组,市委常委、副市长按照分工沉到区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全员到岗、一线落实,全力开展防汛除险工作;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公安、消防、武警、民兵预备役官兵冲在一线、救援抢险,迅速转移受灾群众。
目前,全市已出动抢险救灾队伍8.7万人次,紧急转移群众5.5万人。
两区域险情灾情较重
均已妥善安置群众
目前,全市抗灾救援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总体上积极有序向前推进,但仍存在一些重要险情,目前正全力组织抢险救灾。
孝妇河淄博经开区段发生河道漫溢。由于上游雨量大、来水急,8月10日,孝妇河青银高速以北河段出现漫流。发现险情后,相关部门立即组织转移周边村民,截至8月13日14时,共紧急撤离10150人,并集中安置在6个临时安置点(北郊中学、南营小学、碧桂园小学、张坊小学、大姜敬老院、淄博职业学院)。
桓台县因河水倒灌出现严重内涝。淄博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和中部区县的降水沿河道向下游桓台县汇集进入小清河,如果小清河流量超过260立方米/秒,就会对胜利河(孝妇河)、东猪龙河、杏花河排水形成顶托,导致桓台县小清河沿岸出现内涝。这次受济南、淄博持续降雨影响,上游河道水势汹涌,小清河水位不断上涨,小清河岔河站实测流量持续在500立方米/秒以上,从而造成桓台县大面积溢洪和严重内涝,全县57家企业停产停业。灾情发生后,各级立即组织力量,迅速转移了受内涝影响的75个村的1.8万名群众。
小清河沿岸的荆家等镇通过调用省防指支援的4台排水抢险车、17台大功率抽水泵,将村庄积水排入小清河,内涝初步得到控制。但马桥镇因地势偏低无处排水,马桥化工产业园积水严重,企业全部停产。下一步,不仅要继续控制好起落拦河闸,积极调减洪峰,持续加固河堤,防止河道溢洪倒灌,还需尽快筹措加快马桥片区排涝工作,力争企业早日恢复生产。
努力消除险情
未来淄博这样做
未来,淄博将密切关注各水库、塘坝、河流的水情、工情变化,补足救援物资和救援力量,努力消除险情。继续全力做好转移安置群众的服务保障和医疗防疫等工作。
相关部门在准确统计受灾情况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毫不放松抓安全生产工作,对受灾地区的矿山、企业尤其是危化品企业严格进行隐患排查,确保各类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对因灾停工的工业和建筑企业,在复工复产之前组织专门检査,确保符合安全生产条件。
相关部门要以此次台风影响为经验,全面总结梳理防汛基本能力建设方面的短板弱项,对内涝区域、病险水库、漫堤河段、行洪不畅的河道等,逐一建立问题台账,研究采取彻底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