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下午,武警官兵将铲车作为交通工具,进入现场救援。
8月11日深夜,武警官兵架着冲锋舟进入袁家大桥附近村庄转移受困群众。
8月12日上午,消防员扛着沙袋赴现场堵堤坝。
文/图
鲁中晨报记者 潘赞名 任灵芝
通讯员 聂广鹏 李文琪
晨报淄博8月12日讯 在11日晚连夜安顿好群众转移之后,淄博经开区的干部职工没有时间休息,8月12日仍是一场苦战。
连夜转移17个村过万人
“已经一天一夜没有睡觉了。”8月12日上午,在孝妇河袁家村段,淄博经开区管委会一名工作人员说。从8月11日发现这里存在河水漫溢现象,经开区迅速召集全区相关部门召开防汛紧急会议,组织近千名党员干部迅速深入一线,全力以赴防汛抢险,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先后出动救援车900余台/次,装载机450余台/次,运送砂石料22000余袋。
截至8月12日下午4点,已整体撤离大杨、小杨、圈头等17个村10150人,集中安置2405人,自行撤离7745人。
“昨天的水位已经到达了桥面上,有三处堤坝当时已经溢出。幸亏我们对堤坝加固及时,才没有发生坍塌。”北郊镇一名负责人说,到今天凌晨,这附近的村民都被连夜转移。
武警乘铲车进抢险一线
8月11日下午3点,淄博市经开区孝妇河段袁家大桥附近,出现水漫过河堤险情,70余名群众和救援人员被困在袁家村。11日晚上7点30分,接到上级指令后,武警淄博支队支队长林彬带领100名官兵赶到现场展开救援。经过武警官兵及有关部门抢险人员的不懈努力,截至当晚11时,被困人员全部安全转移,另有8名救援人员在灾区中心值守,继续寻找被困群众。
另外,从8月11日晚上6时许开始,周村区消防大队30名消防员到达现场,处置河水漫溢的险情。消防员利用沙袋等堵塞堤口,截至12日下午2时许,袁家大桥北侧西岸已经堵塞。
与此同时,完成对群众救援任务的武警官兵也加入加固堤坝的行列。由于河水溢出位置距离主路比较远,工程车无法正常作业。官兵们把铲车当成交通工具,通过积水路段进入现场,人背肩扛搬运沙袋。
截至记者发稿,武警官兵和消防员士气高昂,正紧张地进行救援。
记者“搭”铲车进入袁家村
12日中午,记者前往经开区袁家村,发现附近十多个村的村民已经撤离。通往村里的道路积水严重,已经有1米多高,一般的车辆无法驶入。记者也“搭载”了一辆铲车进入到了袁家村附近。
在这里,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建设局、执法局、北郊镇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刻不停地部署防洪方案、调度物资。他们从11日下午来到这里,一直坚守到现在。
消防、武警、驻淄某旅官兵及民兵150余人在这里将铲车运送来的砂石装入编织袋中,肩挑手扛送到堤坝上。“大七村附近这段堤坝土质太软,铲车等车辆驶入容易压垮堤坝,只能采取人工搬运的方法。”周村消防大队教导员赵端告诉记者。
水位虽下降 抢险仍在进行
12日下午3点左右,雨逐渐停了。趁着这个时机,大七村堤坝新的方案正在实施。消防队员手持电锯将堤坝上的树木锯倒,将其运送到需要加固的堤坝上。“这里的水流湍急,放入沙袋容易被冲走,我们将树木置入水中减缓流速,再填充沙袋。”赵端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袁家村附近堤坝。“现在水位已经下降了20厘米。”现场一位负责人说,堤坝就怕被漫溢,一漫溢堤坝下方就容易垮塌,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
截至12日下午6点记者发稿时,堤坝加固的工作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