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邑县白彦镇银英社区,硬化过的大街小巷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充满生机,一面面绘有传统美德、孝老爱亲的文化墙,成为农村新风景。
银英社区由银山村、彭家庄、白家庄、乜家湾、程庄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社区有贫困户110户,低保户67户,五保户10户。根据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2018年2月,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选派王希锐、高岩到银英社区任支部书记和副书记。他们驻村后,目标瞄准助力强村富民,打造高标准的美丽乡村。
提升农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抓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等硬件建设的同时,王希锐以传统美德、现代文明等为主题,采用漫画、诗配画等形式,打造农村文化墙。如今,村子里一面面鲜活有趣、图文并茂的文化墙,靓丽了村容村貌,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改变了群众的生活方式。
“以前这墙上都是乱涂乱画的小广告,后来我们绘制成了文化墙,不仅美观,而且图文并茂、寓教于乐,乡亲们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不少呢!”王希锐说。
村民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对美丽乡村打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走在白庄村,随处可见村民主动打扫路面卫生。为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有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的美丽乡村,第一书记王希锐还在村子里修建了乡村大舞台、广场、健身场地,小亭子和60余米的休闲长廊,方便村里老百姓文娱休憩。
奖状、犁、煤油灯、老式手电筒……上百件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一一呈现在了白庄村的乡村记忆馆里。虽然这间乡村记忆馆面积不大,却是村民日常追寻村庄历史的好去处。第一书记王希锐介绍,村里建起这座乡村记忆馆后,很多百姓主动将家里的老物件拿过来,这些老物件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见证者,也是村民们寄托乡愁、寻找乡村回忆的载体。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工作组驻村后,不仅社区的村容、村貌有很大的改观,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积极争取省、县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成功申请了省级“四好”(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公路8公里的修建指标,现社区先期投资近57万元对路基进行了拓宽,并已投资200余万元对其中的(银山沟至双槐村)1.7公里进行了硬化,其他5.3公里预计今年9月份前完工,该路修建完毕后将极大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与此同时,工作组为程庄村申请了饮水工程,投资30万元,为该村80余户村民通了自来水,解决了村民多年来吃水难的难题。
“通过努力,我们银英社区集体经济增收实现了零的突破,达到年收入101万元。”王希锐说。他们积极拓宽村集体及村民致富增收的路子,先后申请政府扶贫资金215万元,建成了2个养猪大棚,年收入17.2万元,其中3.36万元作为村集体增收,其余资金用于贫困户、低保户的增收;投资40万元安装了家用光伏项目,于2019年6月份并网发电,年收益5万元。(记者 王艳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