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轻骑兵》
《十七岁的轻骑兵》是作家路内推出的新书,这也是他目前为止唯一的短篇小说集,收入了他从2008年到2017年将近九年的时间内,断断续续写就的十三篇小说。熟悉路内的读者都知道,路内向来是以中、长篇示人的,从恣肆汪洋的“追随三部曲”开场,到2016年的中篇小说《慈悲》,中间还有《花街往事》和《云中人》,而且每一篇小说都是水准之作,这让我们面对《十七岁的轻骑兵》时不免好奇,这些短篇都有着什么样的生长点和呈现样式呢?
在书的腰封上,路内开宗明义地告诉读者:“是的,我仍然在写着那个倒霉的化工技校,那群没有名字只有绰号的小青年,以及‘风一样的谜之女孩’。”这些用绰号行走江湖的小青年是化工技校89级机械维修班的大飞、花裤子、刀把五,老眯、飞机头,路小路他们,而闷闷、闹闹、丹丹、可可就是那些“谜之女孩”们。她们旁若无人地风姿绰约,没心没肺地花枝招展,却还无遮无拦地跟这一帮闹事少年混成一片。打架和泡妞成了这些人的日常生活主线,附赠而来的业余生活里,有打架引发的惊险逃亡和神秘追踪,泡妞掀起的兄弟反目和握手言合。这些成年人看来微小的波澜中,确是十七岁的他们内心最为翻涌的起伏。
在十七岁,他们觉得一切都还来得及,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样样都要。洒脱,当时是要的,飞驰而来,又一定要飞奔而去。纯情也是必选项,为一个心动的女孩,不惜与周围人都闹翻。热血是通病,每一刻都在准备着激情冲刺。义气更不用说,为哥们的微末小事也可以随时两肋插刀。当然也有孤独,刻意地把自己从人群中抽离出来做一副遗世独立的姿态。有时候还伴有残酷,无论是为了义气还是为了女孩,总归要用身体的疼痛来完成一种斩截。
在1990年,路小路们都十七岁了。路内用群像的形式来讲述十七岁这样一个人生的关键时刻。这里面的复杂情绪都在小说中有所陈述。小说中讲到了冰天雪地里四十个男生去郊外的工厂实习,无论怎样严苛的天气,他们依然有闲致看得见远处的塔,然后过了很久,他们发现那塔依然是在很远的地方。无边的等待,成长的企望,都在这循望远塔的路上。十七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心理时间远远大于物理时间的一年。路内用一本书的容量来尽情展现十七岁的时光,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给读者找寻这样一个对等的时间重量。在十七岁的时候,看似一切都还迷茫混沌,然而,很多的伏线都已经埋好,此后的人生不过是一一揭晓而已。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短篇小说通常是他可以漫游其他写作领域的更好路径,可是路内用《十七岁的轻骑兵》完成了他对“追随三部曲”的补缀。在路内持续关注的目光中,他们十七岁的时光提供的就不仅仅是单薄的青春样本,这是一个更为深阔的场域,并不接纳滥俗的飞扬和廉价的怀旧。?
《十七岁的轻骑兵》除却内容上的对于复杂交错时代的持续关注,形成了路内鲜明的风格外,在形式上,路内也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上显露出来某种异质。这个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来的小说集,或者并不能命名为短篇小说集,这些互相勾连并互相构建的人物和事件,不由让人想到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在看惯了制式化的短篇小说之后,路内的这一组短篇显得更为舒畅和自由,他摒弃了一些浓缩凝练的笔致,获得了跟十七岁一样的洒脱和适意。或者,我们会有感觉,路内把《十七岁的轻骑兵》和此前的“追随三部曲”一起,完成了一个没有命名的但已经存在的更大的创作。?
路小路站在一群少年的身后感慨,“我将和他们一样,或永远和他们一样”。而其实,没有任何人的十七岁是一样的。自然,也没有任何作家创作中的困惑是一样的。
好的,本周的“悦读”就到这里,下周同一时间再见,祝您周末愉快!
“我将和他们一样,
或永远和他们一样”。
而其实,
没有任何人的十七岁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