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经过多方努力,在沂水县院东头镇曲家洞子村找到了一名叫马士修的烈士家人。虽然这位马士修烈士的诸多信息与“冯士修”的信息相同,但在某些信息上又与登记信息不一致,因为时间久远,很多信息已经难以核实,这让我们的寻亲陷入困难,很难做出进一步的确认。
根据烈士名单上显示,临沂籍烈士冯士修的登记家庭地址为山东省沂水县金井区西家洞,但在实际寻找过程中,并未找到此人。后来,有网友提供线索称,冯士修有可能是沂水县院东头镇曲家洞子村的马士修,两人名字高度相似,考虑到当年战士的文化水平,很可能是当时的笔误,将“马”写成了“冯”。
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辗转联系了多个部门,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找到了目前在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曲家洞子村居住的马士修烈士的家人张德庆。
通过他提供的烈属抚恤卡可以看到,马士修烈士的名字与冯士修烈士的名字相似,两人的年龄相仿。
“1945年9月,我爷爷参的军。”张德庆是曲家洞子村村民,马士修是他妈妈马堂兴的大爷,如今张德庆的妈妈已经76岁。从小,他就经常听妈妈讲起爷爷马士修的故事:那时候与马士修同批参军的还有张德庆的外姥爷,当时一起走了四五个人。最后,只有他的外姥爷一人活着回来,其他人都牺牲了。
76岁的马堂兴老人
“马士修结婚后不到一年就参军了,也没有孩子,牺牲后,家里接到了政府的通知,给发了烈士证。”烈属抚恤卡上显示,马士修1947年在曹州战斗中牺牲,年仅25岁。1985年1月,马士修的媳妇张道淑领到了政府发的抚恤金卡,每月享受抚恤金。多年后,张道淑改嫁,如今已去世多年。
对比冯士修烈士与马士修烈士的信息,两人的信息高度重合:入伍时间都是1945年9月;两人所在的部队都是华野八纵;牺牲时间都是1947年,地点都是菏泽;牺牲时的年龄虽然一个是24岁,一个是25岁,但这有可能只是虚岁与周岁的不同。
马士修家人的烈属抚恤卡
但在牺牲前的职务与地点上,二人的信息又有所不同:马士修家人的烈属证上记载,马士修牺牲前的职务是机枪连战士,牺牲地点为曹州;而冯士修牺牲前是华野八纵23师68团2营6连班长,牺牲地点是菏泽西关。
不过,通过查询资料记者发现,马士修烈士牺牲地曹州是山东菏泽(曹县)古称,距离当时战役发生的地方大约30多公里。
随后,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又联系到了烈士马士修的家人马光兴。由于年代久远,父母也都去世了,马光兴对大爷马士修印象并不深,只知道当时解放沂水县城时,马士修曾经回过一次家,站了站就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我们也想过去找大爷牺牲的地方,但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一直也没有去。”马光兴说。
目前,烈士马士修到底是不是冯士修的其他相关信息正等待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验证。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将会继续关注。
让我们动动手指,共同为烈士们转发这条倡议信息。多一个转发,多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