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不禁让我们想起那个年代活跃在齐鲁大地上劫火车、炸桥梁、打得日本侵略者魂飞魄散的一支抗日飞虎队——铁道游击队。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回顾铁道游击队的发展历程。
铁道游击队的初建
1938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枣庄后在此驻扎了一个团的兵力,并且开始对这里疯狂掠夺,给当地抗日军民造成严重威胁。为获得枣庄日军活动的情报,随后洪振海和王志胜被派遣到枣庄建立抗日情报站。洪振海潜伏下来后在火车站附近建立了秘密情报站,而王志胜则以搬运工的身份潜入了日本人开办的“正太洋行”,开始秘密收集情报。1939年底,洪振海召集六人秘密成立了一支队伍主要活动在铁路线上活动,称为枣庄铁道队。
1940年2月,八路军苏鲁支队正式批准枣庄铁道队改为鲁南铁道队。洪振海被任命为队长,王志胜是副队长,杜季伟是政治委员。他们配合默契、齐心协力在敌人眼皮子底下积极发展力量,严格治理和整顿这支新生的小型人民抗日武装。
铁道游击队的发展
1940年7月,日本侵略者在鲁南大搞“强化治安”,疯狂地“扫荡”,使鲁南抗日根据地部队供给渠道中断,洪振海得到上级指示后召集杜季伟等人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打票车、劫洋行获取敌人物资以支援部队解决燃眉之急。
他们通过周详的计划截获日伪贷款8万余元、长短枪26支,机枪和手炮各1挺、其他战利品一宗,并击杀日军30余名。战斗中王志胜率队英勇杀敌,表现机智勇敢,获得了全队同志的一致赞扬,从此铁道游击队洪振海、王志胜名震鲁南,令敌人胆战心惊。
后来铁道游击队加入了两名重要的日籍队员:日村伸树、小山口。他们游击队捕获的侵华日军中的骑兵,起初非常顽固企图自杀,在铁道游击队的真诚感动下,他们主动参加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鲁南支部”,此后鲁南军区正式派遣这两名日本人加入铁道游击队,在铁道游击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贡献。
1941年12月初的一天深夜,临城的日伪1000多人分两路突然包围了铁道游击队的驻地,洪振海掩护队员们突出重围后,便飞身跃到村头的一堵土墙边不幸被敌人发现,中弹牺牲,时年32岁。由王志胜部下刘金山接任大队长一职。1942年铁道游击队在微山岛战斗中进攻指挥所击杀了指挥官及100余名伪军,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其他战利品。
同年,鲁南铁道队接到鲁南军区通知,要护送一个工作队穿过津浦铁路回延安,其中有个代号为“0号”的首长,人身安全务必要得到保障。谁也不知道“0号首长”的真实身份,直到游击队收到这位首长到达八路军115师教四旅所在地后发来的一封电报,见了落款,才知晓他就是刘少奇。抗战期间,铁道游击队共护送了包括陈毅、罗荣桓、陈光、肖华等人在内的近千名党政军干部跨越津浦线,没有出现一次闪失。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军的大队长声称只向飞虎队(铁道游击队)交武。
铁道游击队光荣结束使命
1946年3月,鲁南铁道大队奉命撤销,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鲁南铁路局。7月,国民党开始重点进攻山东。徐州地区国民党军集中大批兵力,向鲁南解放区大举进攻。为迟滞敌人北上,鲁南军区于8月又调集原鲁南铁道大队部分骨干,重新组建了由190余名队员组成的鲁南铁道大队,由刘金山继续担任大队长,蒋得功任大队政委。新铁道游击队仍活动于津浦铁路鲁南段及峄县南部和枣庄周围地区,配合山东野 战军破袭铁路,打击敌人,为鲁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新贡献。
同年11月,因对敌斗争形势发生变化,鲁南铁道大队番号再次奉命撤销,部队改编为鲁南军区特务团二营,铁道游击队光荣的完成了它的任务。
怀揣着对铁道游击队的无限崇敬和向往,小编来到了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枣庄。在枣庄薛城区有一座1.1万平方米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与将军亭、临山阁、纪念碑、纪念广场等穿珠成线;与人民英雄纪念园、三雄墓、影视城守中成轴。还未进入到里面,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便迎面而来。
这座纪念馆从建设初期从国内外征集到了各项文物资料3700多件,展出珍贵文物达260多件。如张光中大字本、日本受降军刀以及鲁南铁道大队使用的作战地图等。
纪念馆
最中央的位置是火车主题大厅,这里陈列着一辆民国时期的火车。这是一个长达54米的老式蒸汽机火车,铺满了碎石的铁轨和陈旧的枕木。车厢里面的投影是铁道游击队在列车上打斗的场景,站在火车上仿佛穿越到抗战时期的铁道线上,领略铁道队员们在火车上英勇战斗的风采。
展厅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抗日烽火燃鲁南,主要讲述山东特别是鲁南抗战形势;第二部分:初露锋芒显身手,呈现的是铁道游击队创立初期飞车夺枪、袭击洋行、智打票车的英雄事迹;第三部分:铁道飞虎出奇兵,展示了铁道游击队一系列经典战斗和护送干部、护送黄金的精彩故事;第四部分:凝聚力量同抗日,展示了铁道游击队搞好统一战线,发动团结群众和进步力量共同抗日的事迹;第五部分:沙沟受降,展示了日军战败后,向铁道游击队投降的场景;第六部分:红色基因代代传,讲述的是铁道游击队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