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政策实施的主阵地、工作落实的最末端,人少事多、权小责大。处于政策执行末端的基层干部普遍感觉压力大、工作苦,内心有着不少难言之隐和后顾之忧,导致出现思想上有负担、工作上有情绪、业务上有滑坡。《通知》的印发,体现了总书记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有助于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做好基层工作,服务群众。
让干部回归主责主业。基层是行政体系的“末梢神经”,基层工作繁琐复杂,任重道远,基层如果陷于文山会海之中,如果是疲于应付检查,将会导致基层干部负担过重、动力不足,“神经末梢”就会失灵。因此,让基层干部切实从文山会海、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引导基层干部更好地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迫在眉睫。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的各种考核。由于扶贫考核结果与“成果”、“绩效”挂钩,不少省、市、县级部门为了让考核结果变得优良,就衍生出各种“大小考核”、“交叉考核”,让基层部门与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检查考核过多过滥,不仅增加了基层部门压力,滋长了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等歪风邪气,更增加了经济负担,甚至还滋生了腐败。
减少干部心理负担。有的基层干部吐露心声,有些工作不是不愿干,而是吃不准、不敢为。为基层干部减负,不仅要减少事务负担,还要减少心理负担,要做到该容的错容得了,该免的责免到位,让基层干部能够大胆去谋、大胆去干、大胆去闯。但是,容错纠错不是不追责、不定责,更不能把容错纠错当做不履职的挡箭牌。真正让不担当的干部受警醒,让不履职的干部让位子,切实为基层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减负”不应成为一个好看的“名词”,应当成为实实在在的“动词”。要让“减负”减出实实在在成效,要沉下身、静下心,踏踏实实做好群众关心的事,不让群众办事来回折腾,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工作效率。(公而议之)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49777普京称乌克兰已开始进攻
- 237986普京:俄罗斯将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在白俄部署核武器
- 334649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发布关于通过非正常途径来美中国公民补办护照的提醒
- 431593村民称不同意土地流转遭镇领导呵斥“有多远滚多远”
- 523466河南高考用笔遭吐槽,文具关联公司4月刚被市场监管总局点名 公司回应
- 616396江西成立联合调查组 调查高校食堂"鼠头鸭脖"事件
- 716346河南麦收进度96.6%!已收获小麦8235万亩
- 816177梅西乘私人飞机抵达北京
- 19429台媒曝蔡英文与台空军通话疑似“被解放
- 29390珠峰被救女子所雇登山公司承担救援费
- 37332中国驻英使馆:苏纳克涉华言论纯属无中
- 43405洪都拉斯正式申请加入新开发银行
- 53325全国部分地区2023年高考结束 多地
- 63196梅西乘私人飞机抵达北京
- 72292村民称不同意土地流转遭镇领导呵斥“有
- 82175安阳22岁女孩拿快递失联已第9天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