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银峰
通讯员 徐以强 王刚 报道
晨报淄博7月30日讯 今天,一场别开生面的研究型化工实践总结展示会在东岳集团召开,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学生将一个月来的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将课堂从高校搬到企业,将实验室研究与工业大生产进行对照,让高校、学生和企业均受益匪浅,这也是淄博市与清华大学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融合的又一创新实践。
今年4月,淄博市科技局联合清华大学化工系骨干教师到相关区县和企业考察。经淄博市科技局协调对接,征询骨干化工企业技术需求形成课题清单,清华大学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有针对性进行研究。
清华大学化工系党委副书记王亭杰表示,从今年6月底开始,该系相关老师根据淄博市提出的技术需求,指导学生在学校进行一周的研究。7月2日,79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淄川、临淄、桓台5家大型化工企业进行为期一月的研究型化工实践,将课堂置于工厂,将研究置于生产一线,为化工系的教学科研带来创新。据了解,该系大三学生共有88人,除9人在国外进行实践外,其余学生全部来到淄博,创造了清华大学在单一地市研究实践的新纪录。
参加实践的大学生黄新烨告诉记者,他们在学校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很少接触大型设备。此次来到淄博的先进化工企业,没有想到化工企业的绿化做得这么好!淄博化工产业非常发达,对化工产业的认识也很超前。
东岳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李玉文表示,清华大学严谨治学的学风在师生们身上得到很好体现。1个月时间里,除了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精神上的融合,大学生们为企业带来了新思想。
淄博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洪涛表示,淄博市化工行业门类齐全,与清华大学化工系的科研优势可以很好结合。此次研究型化工实践,就是一次很好尝试。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播撒了种子,淄博收获的可能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