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坚持将提醒函询诫勉作为全面从严从实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的主要抓手,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常态化,针对干部日常管理等问题,对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监督干部认真履职、廉洁自律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抓好“信息源”,打牢提醒函询诫勉坚实基础。注重学习教育抓预防。坚持教育引导在先,让提醒、函询、诫勉制度真正成为领导干部心中的“戒尺”。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组工讲堂、个人自学等方式,抓好组工干部对《实施细则》的学习,增强组工干部贯彻执行《实施细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党政网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等精神和各项干部工作政策,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干部监督,支持、监督干部工作,努力营造人人会监督、敢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是画好“流程图”,规范提醒函询诫勉操作办法。一是细化提醒函询诫勉操作流程。严格按照《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的行为、方式、程序、工作纪律等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发挥好提醒、函询和诫勉的组织处理作用。推进谈心谈话经常化,发挥日常谈话、任职谈话、信访谈话的预警作用,防患于未然。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等制度的学习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规矩意识。坚持教育引导优先,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座谈会等多方式认真组织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中组部《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的学习,打好“预防针”,强化遵规守纪意识,引导广大干部加强自我约束。
三、念好“紧箍咒”,强化提醒函询诫勉结果运行。一方面是注重与日常谈心谈话相结合。实行干部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坚持双向约谈、真诚沟通、及时经常的原则,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个人诉求、对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批评教育,为干部打好预防针、常注清醒剂,促使政治生态清明廉洁。另一方面是注重与干部考核工作相结合。通过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等了解干部日常表现。针对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既察其表,更析其里。注重分析研判,全面把握干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勤政廉政情况。督促干部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作者:小金-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