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临沂也“不负众望”地再次迎来高温黄色预警,山东气象台更是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未来几天,我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临沂市气象台提示,7月23日起,我市进入雨季,正式进入“湿热”的高温天。
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槽共同影响,23~24日我市将有雷雨或阵雨天气过程,雨量分布不均,局部有短时强降水和7~8级雷雨大风。25~26日我市将有明显降雨过程,全市阴有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受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自7月23日起降雨过程将明显增多,我市进入雨季。
具体预报如下:23日白天,多云转阴有雷雨或阵雨,南到东南风3级,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8级,气温26~35℃;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阴有雷雨或阵雨,西南风3级,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8级,气温27~34℃;24日夜间到25日白天,阴有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伴有雷电,西南风3~4级,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8级,气温27~34℃。
虽然连续一周基本都有雨,但是对气温的影响并不大。毕竟,三伏天里“热”才是主旋律。每年的“七上八下”都是降雨最频繁、最集中的时段,请一定要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 “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所以,伏天一定要注重养生,饮食注意少寒凉。
相关新闻
山东高温持续 今天我省有较明显降雨
22日,山东高温天气仍持续,局地达39℃。23日我省将有一次较为明显的降雨过程,鲁西北、鲁中和半岛地区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大雨。
23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阴,鲁西北、鲁中和半岛地区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并伴有雷电,其他地区有雷雨或阵雨。南风3~4级,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8级。最高气温:鲁西南和半岛内陆地区36℃左右,沿海地区29℃左右,其他地区34℃左右。
24日白天到夜间,鲁南和半岛地区天气阴有雷雨或阵雨,其他地区天气多云转阴。半岛地区南风短时北风3~4级,其他地区南风3级。最高气温:鲁西北的西部和鲁西南地区35℃左右,沿海地区28℃左右,其他地区33℃左右。 据山东省气象台
临报融媒记者 范彩霞
35℃以上高温作业中暑算工伤
市人社部门:认定工伤可享保障
炎炎夏日,挥汗如雨,对于室外作业人员来说,顶着高温出现中暑情况时有发生,高温中暑是否算工伤?日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明确规定劳动者因高温岗位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引起的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22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经申请认定为工伤的,将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防暑降温工作直接关系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知》指出,用人单位是防暑降温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防暑降温工作全面负责。要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根据本单位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按规定合理安排调整劳动者高温天气工作时间。
按要求,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事露天作业及在温度超过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高温天势不可挡,一旦发生中暑,该如何申请认定工伤呢?对此,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劳动者因高温岗位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需先到山东省职业病医院进行诊断,经诊断为职业病的,要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在30天内,到单位所在地人社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据悉,职工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按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临报融媒记者 唐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