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雁足青铜灯
出生:战国晚期
住址:齐文化博物馆
出土时间:1992年
出土地点:临淄区商王墓地
文物简介:此灯高36厘米,盘径24厘米,底座长16厘米,宽11-13.7厘米。灯盘呈凹槽圆盘形,盘内有三个锥形烛杵,盘下一侧有雁足形柄,雁足三趾向前,一趾向后,足间有蹼,三前趾及趾甲均较为粗壮,足蹼下有一梯形底座。足趾之间阴刻“□陵夫人”四字铭文。
《礼记》记载商代始制灯,实际情形可能比商代还早。自战国至汉代,青铜灯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种类有人物灯、鸟灯、鱼灯、雁足灯等。
为什么要以雁足来做造型,雁与人类生活有何关联?
雁由于来去定时,是一种信鸟,体现了一种守信用的契约精神,因此,雁元素多用于古代男女结婚时的装饰品。《礼记·月令》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而《汉书·苏武传》道:“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这可能是鸿雁传书的最早记载。因此,与雁相关的古代词汇都与书信相关,如“雁使”指传书之使,“雁音”谓音讯等。
由此可以推断,雁足灯具是古人聊把青灯梦影与游子亲人相互关联起来,意属祈盼书信千里传音的。
记者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