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扶贫需扶志 激发内生动力

2019-07-18 14:37:01 来源: 商讯 举报
0
分享到:
T + -

帮扶单位购买种牛种羊,交由企业或合作社集中管理,贫困户全程不参与,到了年底坐等分红;小额扶贫信贷,钱不给贫困户,统一交由企业使用,贫困户定期“领”利息……类似简单化“分红式”扶贫,考核上“立竿见影”,但由于容易助长一些贫困户“坐享其成”的等靠要心理,自我发展能力并未同步提升,“富果”虽结,但“穷根”难除。

多地扶贫干部和相关专家认为,由于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的情况千差万别,“分红式”扶贫在一些时候是必要的,不能一刀切否定。但随着精准扶贫临近收官,“救急”的任务接近完成,应更多地考虑长效,特别是在后续资金管理上,要提早出台政策,做好相关指导。

扶贫要“扶志”,“坐享其成”不可取。“分红式”扶贫虽然使得扶贫资金集中使用、更有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贫困户的贫困问题,但客观上却助长了一些贫困户的“坐享其成”心理,扶贫却未“扶志”。“分红式扶贫”不是扶贫的长久之计。虽然精准扶贫临近收官,但不能草草了事,流于形式,不重实质。扶贫仍需“扶志”,依旧要加强对贫困户的宣传教育,从内在改变一些好吃懒做贫困户的观念,要艰苦勤劳,将国家帮扶与自身力量结合起来,对抗贫困。

加强宣传,引导学习,避免“一问三不知”。扶贫手册上注明了入股分红项目和具体金额,但贫困户对这些项目、产业几乎“一问三不知”的情况不是少数。这是因为贫困户较少或完全不参与到这些扶贫项目、产业之中,自身发展能力难以得到提高,也就难以通过产业扶贫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这也是“分红式”扶贫的一个弊端。扶贫部门在进行扶贫的同时,应该适当地让贫困户参与到扶贫项目和扶贫产业中来,加强项目宣传,引导贫困户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扶贫”不是“福利”,要做好“分红式”扶贫的指导和预警工作。“扶贫本质上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与社会福利制度有根本区别。”直接“送钱送物”、直接“发钱”等现象应该禁止,要带动贫困户学习知识和技术,实现本质脱贫,杜绝“养懒汉。”

扶贫取得了成就,并且处于收官阶段。扶贫方式可以多样,但后期仍要对扶贫工作做好指示和预警,扶贫仍需扶志,激发内生动力助推脱贫工作。(海海)

刘东 本文来源:商讯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