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干部“能下”,为领导干部戴上了“紧箍咒”

2019-07-17 10:27:19 来源: 商讯 举报
0
分享到:
T + -

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后,我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就加大领导干部问责力度和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作出详细规定,对干部“下”的情形、“下”的依据、“下”的程序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细化。

在个别领导干部中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只能“往上走”,除了违纪违法,工作不得力、才能不到位的干部被顺利“拿下”的很少。为了改变领导干部的“疲软”状态,中办印发了干部“能上能下”新规,湖北省对干部“下”的关键环节进行细化,打破了“能上不能下”的惯例,形成了导向鼓励机制。

干部“能下”,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突破口,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改变领导干部“八点上班九点到,一杯茶水一张报”的工作状态。“能下”细化减少干部“踢皮球”的时机,杜绝占位不做事,干多干少一个样,只求平安但求无错,不求多做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升迁无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

干部“能下”,为领导干部戴上了“紧箍咒”,助推领导干部树立攻坚克难的担当意识,让他们胸怀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促进其“为官有为”,真正做到造福于民,何尝不是好事。

自古“能上能下”者甚众,大文豪苏东坡总在“屡遭贬谪”、“内调回朝”之间徘徊,无论担任何职,从不消沉、从不抱怨,更不破罐子破摔,而是一心为民办事。他不唯上,不搞圈子,清正廉洁,为民办事,始终常怀爱民之心、常办利民之事,杭州西湖苏堤、东坡井等等,见证了苏轼为民所创实绩,今日见者仍很受感动。还有即使被贬外逐,依然念念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一代名臣,这需要何等宽广的胸怀。

邓小平同志“三上三下”,掀起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将中国逐渐带入一个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倘若经受打击就一蹶不振难以实现。在雅安芦山地震中首个被免职的副乡长杨成毅,被免职后仍然坚守工作村,“大灾大难当前,我这个官位子不要紧,只要能服务就好。”

可以说,中央和湖北省狠下“出重拳”,出台干部“能下”新规,吹响了“治庸问责”的号角,是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的创新。只有领导干部身处“下”位不放弃,不断积蓄力量,才能在日后的成长中厚积薄发,担当起历史重任,当好人民的公仆,无愧于时代的英雄。(文/汤小遨)

刘东 本文来源:商讯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