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谨防“身边人”,腐败的“催化剂”
2019-07-16 09:34:58
举报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原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山西省委原常委、太原市委原书记陈川平的专职司机汤志强,曾帮忙从检察院“捞人”,收取了30万贿赂款。长安街知事发现,除了司机,陈川平的秘书李源广也曾受贿63万元。(3月9日 南方财经网)
曾是山西“政治明星”的陈川平,52岁跌落马下。在一审时,他被认定受贿91万。然而,其“身边人”汤志强和李源却借势索要、蹭权敛财,或直接打电话给相关人员,声称“领导让我给你说个事”,或帮助他人安排工作、协调他人子女入学,二人受贿所得竟比陈川平还多。
“大树底下好乘凉”。陈川平与“身边人”的故事,无疑是对这句话的再次验证。近几年,随着反腐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身边人腐败”现象被曝光。据2014年13个巡视点的巡视整改报告显示,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以及“身边人”腐败,仍然是较为普遍的腐败现象。
湖南衡阳市原市委书记李亿龙家的保姆胡兴红,只需向自己的主顾“吹吹风”“牵牵线”,短短两年就轻松“赚到了”20万;黑龙江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盖如垠的司机马门启,以“领导家缺少家具”为借口,索贿30万元用于个人消费……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正折射出“身边人”腐败之害。
贪婪的“身边人”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腐败的“催化剂”。亲人、朋友、情妇、司机等“身边人”,自身大多没有腐败的条件,却能狐假虎威、分享公权。说到底,源于这些人特殊的身份、微妙的地位。由此可见,“身边人腐败”现象,问题出在身边人,根子大都在领导身上。
小妖作怪,“佛祖”之过;“身边人腐败”,领导难辞其咎。因而,领导干部要算好经济账、自由账、感情账,妥善处理各种利益诱惑,不仅自己拒腐蚀永不沾、严守法纪底线,更要强化常态化监管、从严约束“身边人”,切勿成为腐败的“保护伞”。(文/吴小宝)
分享到: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跟贴排行
点击排行
- 147133俄方:乌军使用西方巡航导弹打击了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
- 242816乌赫尔松地区水电站遭炮击 “引发洪水 疏散已开始”
- 324703乌媒: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遭破坏,泽连斯基发声谴责俄军
- 418406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隧道开始注入海水
- 515516济南铁警:64岁男子高铁上霸占他人座位拒绝让座,被行拘5日
- 615117俄国防部:乌军再次大规模进攻又被击退,多辆北约坦克被摧毁
- 713679天津3000人撤离“倾斜危房”,居民:一辈子心血没了
- 811773多家大行存款利率将再迎下调 人民币、美元币种均有涉及
- 14784国产首艘大邮轮成功出坞
- 24070美官员称中方舰机拦截行动有可能导致事
- 32468俄方:乌军使用西方巡航导弹打击了卡霍
- 41924珠峰救援者称接大量点赞电话 有人转账
- 51685广东肇庆一业主打通42套房时墙现裂缝
- 61371习近平内蒙古行丨走进“塞外明珠”——
- 71107青海厅官饮酒致死后,中纪委再通报违规
- 81000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