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悠然农场的火龙果也迎来了盛花期。层层叠叠的白色花瓣,围绕着淡黄色的花心,每一朵花都在为成为红色果实进行最后的冲刺。
火龙果大棚内,经理吕卫伟每日穿梭在水泥方柱和绿色枝条之间,对每棵火龙果都照料有加:“剪掉这样的小枝芽,大果的营养才能不被分走,结出的果才够甜。”
查看火龙果生长情况。资料片
再有不到一个月,火龙果就进入成熟期。一直到春节,每棵果都能源源不断地结出火龙果。“每棵果能结十茬,马上又要忙咯。”看着盛开的火龙果花,吕卫伟的心里乐开了花。
今年是悠然农场种植火龙果的第五个年头,也到了火龙果的丰产期。占地6亩的3个火龙果大棚年产火龙果3万斤左右。按照每斤20元的价格计算,今年的收入在60多万元。
南果北种的悠然农场为何就这么“火”,吕卫伟自有他的生意经。
“首先,南方的火龙果长途运输过来肯定不如咱当地的新鲜!另外,南方大面积种植并不能保证果子的品质。”吕卫伟介绍,悠然农场的火龙果种植走的是精致农业的路子,有机肥喂养、自然成熟,剥开皮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咬一口柔嫩爽滑,满口生津。
吕卫伟还在高新区总工会的指导下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多次到南方考察,熟悉掌握火龙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的生长习性,利用扎实的修剪经验和科学的管理办法,使得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逐年上升。
随着火龙果的种植上了轨道,吕卫伟又打起了拓展种植品种的主意。
百香果、草莓、葡萄、桃子,还有刚刚试验成功的芭乐以及正在试验的榴莲,基本上能想到的水果品种,吕卫伟都想试验一把,加上农场种植的瓜果蔬菜,豢养的鸡、鸭、鹅、大雁等家禽,农场里好不热闹。
不仅自己“火”了,附近的村民也“蹭”上了悠然农场的热度,跟着火了一把。
6月27日一大早,初村镇东车门夼村村民纪德芝就来到村东头的悠然农场送菜,她边卸菜边说:“我现在也是小吕的合伙人,我种菜他卖菜,多卖不少钱!再加上我还在悠然农场干活,这一年增加不少收入呢。”
“只要菜好不愁卖。”吕卫伟给东车门夼村的村民致富开发了新途径,客户微信下单,村民每周一、周四送菜到悠然农场,悠然农场周二、周五配送到市民家中。
像纪德芝这样给吕卫伟供菜的,周边还有106户村民。为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吕卫伟联合周边村民成立联众农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建立村、镇电商平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合作社,整合全村特色农产品,建设产品采购供应信息库,实现平台下单、农民接单、合作社集中统一配送,带到更多农户增收致富。(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思兰 通讯员 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