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纪委通报2018年上半年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17起,处理党员干部110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76人。查处问题数、处理人数、党纪政务处分人数同比分别增长51.6%、78.5%、60.6%。(浙江在线)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近几年,浙江省各级党政聚焦作风建设、紧扭“四风”不放,在从严治党上迈开了大步。单就今年上半年来看,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17起,平均每天大约有6人被处理,其“纠风”力度之大由此可见。
栉风沐雨,淬火成钢,浙江“纠风”的成效有目共睹。然而透过这一“成绩单”,我们也发现了两大问题:一是查处问题数、处理人数、党纪政务处分人数同比都增长明显;二是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公款吃喝等问题仍多发。
“四风”问题禁而不绝,并隐隐有反弹之势。这样的问题传递出什么信号呢?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情况反映出纠正“四风”去存量、遏增量、防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反弹势能仍在积蓄。由此可见,破解作风顽症不能抓一抓就放手,必须有定力和智慧。
事实证明:“四风”问题不会自动消亡,稍一松懈就可能卷土重来。破解作风顽症,各级党政要保持“一以贯之”的高压,无论“四风”问题怎么变,“零容忍”的决心不能变、从严查处的力度不能减,又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敌变我变”、顺势而为,压缩其隐形和变异的空间。
加强作风建设是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在持续“纠风”中,党员干部也要把握履职之要、打牢正己之基,一桩一项地改、一沟一壑地迈,虚心接受群众批评、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否则,作风“病症”便会迁延不愈。(文/吴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