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枣庄薛城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今天正式开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作为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核心建筑备受关注,纪念馆正式开馆标志着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正式揭开面纱。
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的核心建筑就是今天正式开馆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纪念馆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纪念馆从建设初期从国内外征集到了各项文物资料3700多件,纪念馆展出珍贵文物达260多件。其中,诸如张光中大字本、日本受降军刀以及鲁南铁道大队使用的作战地图等珍贵资料文物系首次展出。
进入纪念馆,首先是气势恢宏的序厅,一块巨屏播放着电影《铁道游击队》,两侧有大型浮雕,左侧浮雕为中兴煤矿公司发展的艰辛历程,也是铁道游击队诞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右侧浮雕以铁道游击队扒火车、打洋行、截军列、百里护送等主要内容。
往前走,是火车主题大厅,陈列着一辆民国时期的火车。长达54米的老式蒸汽机火车,铺满了碎石的铁轨,陈旧的枕木,让人们仿佛穿越到抗战时期的铁道线上。
展厅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抗日烽火燃鲁南,主要讲述山东特别是鲁南抗战形势;第二部分:初露锋芒显身手,呈现的是铁道游击队创立初期飞车夺枪、袭击洋行、智打票车的英雄事迹;第三部分:铁道飞虎出奇兵,展示了铁道游击队一系列经典战斗和护送干部、护送黄金的精彩故事;第四部分:凝聚力量同抗日,展示了铁道游击队搞好统一战线,发动团结群众和进步力量共同抗日的事迹;第五部分:沙沟受降,展示了日军战败后,向铁道游击队投降的场景;第六部分:红色基因代代传,讲述的是铁道游击队精神的传承。
据统计,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工程作为第一个落地的院士作品、第一个艺术品级大型清水混凝土构件、第一个盒状直立锁边铝镁锰板技术大跨度拱形穹顶、第一个同体量100天完成主体建设的优质工程等,创造了建筑史上多项“枣庄第一”。
据了解,以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为主体的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占地9公顷,面积69万平方米。共包括七大组成部分,分别是:一碑、一廊、一馆、一城、一墓、一园、一广场。一碑,即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一廊,即铁道游击队将军碑廊;一馆,即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一墓,即铁道游击队“三雄墓”;一园,即枣庄人民英雄纪念园;一城,即铁道游击队影视城;一广场,即铁道游击队纪念广场。
“这次展览馆收集到这么多的翔实的资料文物,我们觉得确实花了巨大的精力,看了展览以后对我们也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我们为前辈当年的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的贡献,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看完纪念馆,铁道游击队第二任大队长刘金山之子刘强感慨颇深。
同样受到震撼的还有铁道游击队队员杜季伟之女杜凌云,“看了今天这个展览馆以后,震撼真的是太大了。虽然我跟着我爸爸做过很多次报告,我爸爸讲的也很声情并茂,也很引人入胜。但是今天我看了整个纪念馆以后啊,我觉得特别特别的震撼,特别特别的激动,而且也了解了很多我过去不知道的东西,这个红色教育基地真的很棒。”
相关链接:
铁道游击队即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鲁南铁道大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39年在枣庄成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他们以临城(今薛城)为中心,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战斗于万顷微山湖中,截军列,打洋行,扒铁路,炸桥梁,与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在鲁南这块古老的热土上演绎了抗日战争史上神圣而壮丽的篇章,为争取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成为抗日游击战争的标志性符号,被誉为“坚持在敌占区工作的武工队、游击队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