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波
“你看这件东西,你认识吗?”张店的王先生给记者看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件陶瓷制品。“这东西叫砚滴,淄博窑这些宋金时期文房用品样式多种多样,尤其是文房中的砚滴,其它窑口也差不多。但主要以形体小巧、样式生动为主,体现那时古人的雅致。进入金末元代时,这种陶器制品已经不再辉煌,在富人中已退居其次,形体也管控不住了。”
王先生跟记者说,这件麒麟砚滴,通身酱釉,模印清晰,砚滴口被釉子堵满,器身有几处窑粘。
“当然这一件砚滴非常有淄博特色,虽然做工比较粗糙,但也算本地出产的文房用品,这是非常少见的。对于文人雅士来说,这样的砚滴是不会收藏的,应该为一般家庭所使用。”
据了解,砚滴又称水滴、书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房器物,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
砚滴做工都比较精美,材质大多以陶瓷为主,当然也有金属、玉石、玛瑙等多种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