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湖酒业被菏泽市国防教育办公室授予“菏泽市国防教育基地”。这是一项很高的政治荣誉,为加强市民国防教育宣传普及、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
杨湖酒从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红色基因,在硝烟炮火中诞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长,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大杨湖战役(又称定陶战役),菏泽城西南六十里处,在菏(泽)兰(考)公路的左侧,有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大杨湖。1946年8月,陇海战役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分兵数路向我解放区进犯,刘、邓大军根据党中央指示,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于1946年9月2日,将国民党整3师引至菏泽西南大杨湖、小杨湖一带一举全歼,共毙伤俘敌17400余人,生擒师长赵锡田,缴获坦克6辆,大小炮200余门,轻重机枪210余挺,长短枪4300余枝,汽车14辆,电台15部。毛主席曾把这次战役作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范例,载入《毛泽东选集》。
杨湖战役史料图片(网络资料)
杨湖不仅是一杯酒,它是一个村庄,它是一场战役。它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记载原来杨湖村有一眼古井,井水甘洌,用来酿酒,酒香入骨,被誉为“透篓十里香”。村民建起烧酒坊,酒名“老干干”。到1939年共产党八路军、以大杨湖村为中心,在方圆十余公里组建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抗日行署。烧酒坊便由八路军进一步组建扩大,成立了“杨湖酒厂”。据档案记载:杨湖酒厂第一任厂长叫朱兆芳,解放后曾任曹县、成武县委领导。当时的生产的“杨湖酒”即作为八路军医疗用,也作为商品销售,增加八路军的财政收入,成为了真正的“党产、党酒”。
杨湖围绕红色基因,建立了杨湖故事馆,杨湖党建楼。
杨湖故事馆:整个故事馆的陈列布局,文物图片,都是围绕杨湖战役来进行。大家深入地了解了杨湖战役的基本情况,杨湖酒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发挥的作用。
杨湖党建楼:是杨湖为了更好的做好“红色文化传承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继续做好党建工作,使党建全面引领杨湖酒业各项工作。
菏泽军分区司令员王宏走访调研杨湖党建红色文化传承及企业民兵整组工作。
国防教育,是一堂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课。杨湖被授予菏泽市国防教育基地,是杨湖人莫大的荣誉。回首,是为了珍惜,展望,是为了期待。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