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0日-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名单的公示》,按照此公示名单,全国共认定优质校200所。山东省共有12所院校入选,威海职业学院榜上有名!
(注:此榜单排名不分先后)
2017年9月,威海职业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一批优质校立项建设单位。在威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省教育厅、财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威海职业学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认识,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社会培训、科技研创、对外开放“四位一体,产学研创用并进”的办学模式、“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成为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典型。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了畅通的供给渠道
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以服务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坚持用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对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努力使教育链、人才链对接到区域的产业链、创新链上,充分释放办学活力。
表1体制机制建设项目量化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备注:二级学院中3所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分别是海大学院、万斯达学院和顺通学院
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形成了鲜明的实训导向
大力倡导“实训导向”教学改革,推进“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任务式的教学内容、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成果导向的教学评价”等系列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
表2国家级骨干专业一览表
外引内培、四位一体,打造了一流的师资队伍
坚持以职业教育教师的评价标准来评价教师,建立并推行“理论教学、实操实训、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四位一体评价体系。建立校外、学校、系部三级培训体系,实施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领军人才“四层递进”培养,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构建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开发多元渠道,兼职教师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形成了专兼和鸣、校企融通的良好氛围。
表3名师、团队建设情况一览表
协同创新、强化培训,提供了多样的社会服务
坚持以实用技术为主、产学研结合为主抓科研,把解决学校日常教学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参与企业真实的技术革新作为科研工作的主战场。坚持把社会培训工作作为服务区域发展、增加收入、提升学校影响力的重中之重,建立了23个品牌培训基地,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动态开放的培训体系。
表4 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建设项目量化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信息共享、智慧教学,搭建了完善的数据平台
打造了“全校一张网、数据一个库、服务一条线、教学一中心和培训一个环”智慧环境基础平台,师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学资源水平进入全国高职院校50强。
表5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项目量化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国际合作、双向交流,突破了原有的开放格局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把大俄语国家、东南亚、非洲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与上合组织和上合实业家委员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承办中国山东第十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一带一路”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巧手大赛、国际应用技术创新大赛等重要国际活动,建立常态化的运行机制。启动海外分校建设,与境外高校共建共享专业教材、专业标准,不断输出中国职业教育模式。
表6 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量化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对标诊断、持续改进,形成了常态的工作机制
坚持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根本,将对标诊改作为有力抓手,建立了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质量标准,自主开发“校情分析系统”辅助常态化诊断与改进,建立起了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
表7 质量管理与保证体系建设项目量化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立德树人、涵养文化,塑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坚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助力学生在服务自我、参与学校发展中提升素质、增长才干。
表8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项目量化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形成了科学的人才标准
构建“1234”精准育人模式,夯实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根基”,引导学生立志成为具有红色基因的时代工匠;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发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双引擎”;实施文化育人百花工程、实践育人提升工程、服务育人暖心工程,实施帮扶“阳光计划”、心理“幸福计划”、体育“健康计划”,助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提升”;建成非遗学院、新闻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美韵艺术学院,铸造学生技能生成的“新堡垒”,切实提升学生获得感、幸福感,广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表9 学生素质培养项目量化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立了完善的治理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把《威海职业学院章程》作为最高规范与基本依据,建立“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督机制。健全学术管理体系,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保障和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表10 党委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量化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优质校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机遇,根本目的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威海职业学院将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南,在改革中创新发展、在建设中积累模板,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职业教育类型改革经验和模式,以“优质威职”案例充实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