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是临沂著称全国的底色。革命战争年代在这里诞生的“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弥足珍贵。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临沂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为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按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活动要求,荷花路街道组织机关干部和村主职干部赴临沂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活动分两批进行。
5月25日、26日,活动第一批学员赶赴临沂接受教育。
第一站: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走进孟良崮,这里曾发生过举世闻名的孟良崮战役。在战役纪念馆里,我们仿佛又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解放战争期间,华东野战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概,于此一举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扭转山东乃至全国战局。孟良崮由此名扬四海。
为纪念这场战役,1984年当地政府修建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后山矗立的高达30米的纪念碑上,镌刻着2000多位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英名。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比1。著名的“沂蒙六姐妹”舍生忘死救治伤员、哺育烈士后代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流传至今。
第二站:参观沂蒙山小调纪念馆
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袁成隆组织团员李林、阮若珊在此创作了享誉国内外的《沂蒙山小调》,为更好地保护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依托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以恢复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在此生活的村落场景为核心,将上白石屋村建成一个活态博物馆。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沂蒙山小调》飘荡在天际。沂蒙精神一代一代在歌声中传承发扬,令人钦佩振奋。
第三站:参观沂蒙红嫂纪念馆
沂蒙红嫂是以明德英为代表的一个群体,纪念馆保持了当年抗战时期红嫂们居所的原始风貌,学员们怀着仰慕和崇敬的心情依次参观了“红色沂蒙山”、“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等展厅,一幅幅影像、一件件旧物、一段段文字,革命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为沂蒙红嫂一心向党、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和大无畏奉献精神所折服。
两天的行程中,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张张珍贵照片,一个个感人故事,让学员们经历着一场场精神的洗礼。此次党性教育活动,使沂蒙精神变得可观、可感、可学,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补足了精神之钙。(历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