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的烽火岁月中,胶东半岛的威海涌现出这样一群巾帼英雄,她们冒着生命危险哺育前线子弟兵后代和烈士遗孤,在峥嵘岁月所展现出血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人间大爱。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乳娘。
6月18日,“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红色故事”——舞剧《乳娘》携乳儿回家座谈会举行,4位亲历那段历史的乳儿代表及舞剧《乳娘》演职人员来到乳娘的家乡,分享亲身经历,诉说心情感受,共同回忆那段难忘岁月。
总导演傅小青:把乳娘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今天上午,我再一次拜访参观了胶东育儿所,虽然已经是第三次前来,但我依然和孩子们一起泪流满面。
3年前,当我第一次参观胶东育儿所接触乳娘故事时,我就被这段历史和其中蕴含的大爱所打动。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感动,才让我有了继续挖掘这段历史,创作舞剧《乳娘》的冲动。
2017年开始立项,2018年搬上舞台,2019年全国巡演,一路走来,舞剧《乳娘》的演出已经走过了整整一周年。从北京国家大剧院开始,我们在江西、大连,包括山东省内的济南、淄博、烟台等地都进行了巡演。在公演一周年这个纪念性的日子里,我们也很高兴能回到威海,回到乳娘的故土,用我们的音乐和动作把源自于这里的故事继续传承下去。
《乳娘》已经更换了两批演出团队,也见证了团队学子的成长。我们决定将《乳娘》舞剧作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今后的常规性教学实践剧目,新入学的学子将从这部剧目开始进行排练,在时间中学习和思考乳娘故事中的红色内涵。
同时,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将继续在青岛、聊城等地进行演出,并正在与省外各地积极开展联系,希望通过表演,让全省、全国、甚至是国外华人,都能看到乳娘的故事。
乳儿代表宋玉芳:传承红色基因让祖国更美好
我13个月大的时候,生父母跟随部队出发,把我送到胶东育儿所,在阿姨们的呵护下一直成长到8岁后被父母接走。这期间,对家、对父母并没有什么概念,但对育儿所的感情特别深,认为育儿所就是我真正的家。
父母工作忙,很少和我提起这些事情,战争年间对育儿所发生的事情基本一无所知。当我60多年后返回乳山才了解到,胶东育儿所的乳娘阿姨们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才让我们成长起来,我已经泪流不止。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力量让乳娘阿姨舍生忘死,甚至是牺牲自己的孩子来保护我们?直到了解了马石山的故事后,我找到了答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这样一支队伍可以为老百姓舍生忘死。他们宁可舍弃自己的骨肉,奔赴战场牺牲自己,也要为老百姓换来一个幸福安宁的家,这是党群一心、军民一家、血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血脉真情。
我们胶东育儿所儿时的伙伴们都非常感谢舞剧《乳娘》这部舞剧,让我们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这样德艺双馨的精品,非常欣慰。有国才有家,我觉得我们一定要传承好红色基因,让乳娘精神一代代的传承下去,我们的祖国才会更美好。
乳儿代表于致荣:乳娘的情,永远不会忘记
我至今都不会忘记我乳娘离世的那天,2014年4月22日凌晨4点。
我和母亲只见过一面,那时我还刚刚出生没多久,并不记事。乳娘跟我说,她当时抱着我对我的生母许诺,一定要把我养好,等安顿好后再把我送回去。
虽然没见过亲娘,可乳娘带我甚至比亲生女儿还要上心。我记得,当时家里养了几只鸡,每当下蛋的时候,不懂事的我总会掏来鸡蛋对乳娘说:“妈妈,炒炒吃。”乳娘总是笑笑,然后把鸡蛋炒了给我自己吃。
不仅是乳娘,当时的养父母一家人也待我如己出。1949年8月,我从乳娘家被送到胶东育儿所。送走那天,我在乳山的爷爷抱着我死活不松手,他一个大男人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工作人员好说歹说才做通思想工作。
1969年,我在当地政府和胶东育儿所阿姨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乳娘。相见时,乳娘第一眼就认出了我,我们两个抱头痛哭。
乳娘的养育之恩,我永远也不能忘。自从舞剧《乳娘》上演后,每次看到表演,我都不由地想起几十年前地那个时候,也总会禁不住落泪。非常感谢有这样一部舞剧,将我们的呼唤和感情传递给社会,让这段历史被人铭记。
乳儿代表姜菊生:乳娘精神,怎么宣扬都不过
我今年75岁,我的乳娘不止一个,我是喝着很多个乳娘的奶水长大的。昨天,当我第一次看到舞剧《乳娘》时,内心汹涌澎湃,震撼不已。当《乳娘》的主题音乐响起,内心的情感早已控制不住,泪水潸然而下。
说实话,我没看够,真的没看够。
当我回到乳山的时候,我得知1942年-1952年的十年间,300多个乳娘先后哺育了一千多个孩子,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乳娘们视乳儿如己出,在多次的日军“扫荡”和迁徙中,乳儿们无一伤亡,甚至有的乳娘在生死关头,舍弃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母爱是伟大的,乳娘的母爱是震撼人心的伟大,这不是一般的母爱。我在乳山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放眼全世界,如果在别的地方,会不会出现乳娘?我认为不一定。是乳山人民骨子里的淳朴、善良和奉献,才孕育出了默默无闻、可歌可泣的胶东“乳娘”。
乳娘是近年来乳山挖掘众多红色文化资源的一个代表,更是党政军民鱼水情的生动实践。从导演到编剧再到演员,大家通过创新红色文艺,加强红色教育,守护红色文化,让乳娘以舞剧的形式上舞台、进荧屏,非常震撼,非常精彩。
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传承。我认为,乳娘的精神,怎么宣扬都不过!
乳儿代表刘云铭:乳娘付出的代价无人能及
至今,胶东育儿所有9名乳儿没有人认领,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我是育儿所年纪最小的,1949年,父母南下,我被送去育儿所,在那里长到7岁。
在记忆中,育儿所的阿姨对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特别对我们小班的孩子更是照顾有加。经常陪伴我们到河边戏水、做游戏等等,至今我都难以忘怀。
通过观看舞剧《乳娘》,我深受感动,每场演出都让我感觉回到了那个年代。乳娘对待乳儿的爱远远超过对自己孩子的爱,宁愿牺牲自己的孩子也要保全乳儿,也要把乳儿抚养长大,她们付出的代价无人能及。
我觉得舞剧《乳娘》的所有演职人员的表演都非常到位。我看不太懂舞蹈,但是我能看懂剧情,能看懂他们的表情,因为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衷心感谢各位演职人员的用心编排和辛苦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