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景色宜人的孙家疃街道,日益成为油画艺术家及爱好者前来写生创作的圣地。今年,孙家疃街道的艺术创作空间进一步扩展,又有三个美术馆项目相继开工,它们均位于规划建设中的益海路艺术核心区。
中国油画小镇是环翠区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按照“培育引进艺术家、扶持鼓励企业家、走入寻常百姓家”理念,坚定原创油画学术方向,抓牢产业基础和关键,发展写生创作、展览展会、交易流通、教育培训、关联产业、文化旅游六项产业,不断完善油画产业链条,打造了“三区一线”的发展格局。
“三区”之一就是益海路艺术核心区,该艺术核心区目前已引进北海、天和、澜湾、心海四个艺术园区,形成了艺术馆群集聚效应。
路过益海路与远遥墩路交叉口,东北角的一片工地上座座高楼已拔地而起——这里将建成北海文化艺术产业园。走进工地旁边的办公区,北海文化艺术产业园副总经理丁文超通过沙盘模型展示了这片园区的“将来时”。
“这个区域将建成总面积3000余平米的北海美术馆,1号楼规划为国际艺术机构办公楼;2号楼下面1层为艺术酒店大堂,2层-8层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威海创作基地,8-12层为北海国际文创产业园办公区;3号楼将对接国内国外的著名艺术家,是艺术家联合创作室……”丁文超边介绍还边带记者参观了已经装修好的艺术家工作室样板间,无论是华丽的欧式还是科技感十足的简约风格,小小30平米的双层艺术公寓,卧室、厨房、卫生间、客厅、餐厅等一应俱全。
据介绍,北海文化艺术产业园占地1万平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集艺术品创作、交流、交易为一体,按每年接待8万人次创作规模建设。园区将按照国际美术馆标准,打造北海美术馆、四星级艺术酒店、艺术品拍卖行等,并对接北京宋庄、798等大型文化园区,将文创机构引进威海,建设文创产业孵化器,是集艺术作品展览、艺术品收藏、国内外艺术交流、艺术研究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高端艺术园区。建成后预计年创作油画、国画、艺术品10万余件,销售收入2-10亿元。
在孙家疃街道东南侧的工地上,天和美术馆项目也在有序进行基础施工,“预计10月完成主体施工,12月底投入使用。”孙家疃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田艳介绍。
该美术馆着眼于服务和推动威海油画艺术原创基地建设,以书画交易、拍卖为核心业务,加强运作,整合各种资源,推动全国优秀书画艺术品流向威海、书画藏家关注威海,助推中国油画小镇建设发展,确立威海在全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油画市场的核心地位。已与北京画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油画杂志等10余家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在益海路北、天和美术馆西北侧,还将建设佳润美术馆,这是集油画艺术创作、作品展览展示、文创产品研发、艺术人才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型油画艺术创意产业聚集地,目前正处于方案设计阶段。
益海路艺术核心区所谓的“核心”,既是指学术核心,也是指产业核心。中国油画小镇服务中心主任陈文献表示,未来,益海路艺术核心区将依托美术馆群展开各类艺术展览和展会、学术交流等活动,以及面向市民的公共文化教育活动。产业核心则是指益海路艺术核心区将依托美术馆群,进行功能定位优化及特色建设,重点发展艺术品交易、拍卖等产业,真正形成艺术品交流的学术和产业核心区。
“三区”的其他两区分别是指半月湾创作休闲区和北海油画产业区。其中,北海油画产业区依托鑫海路1000米沿街商铺打造了画家工作室群,已入驻39个画家、15个画廊、艺术机构,改造完成北海艺术家驻地、麓山居2个写生、培训基地。街区北侧,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油画国际博览交易中心已建成,并承办了“逐梦·威海卫”全国油画作品展、“共融共荣”本土画家助力油画小镇作品邀请展和《寻源问道》首映式暨纪念高泉先生威海油画家作品联展等多项展览活动。
半月湾创作休闲区已完成半月湾艺术街区的打造,中国油画小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展示中心、学术交流中心、艺术体验中心和3个画廊画室均投入使用;完成艺甸园原创艺术区提档升级,伴月湾国际艺术家驻地完成油画主题酒店的打造,建设了7个油画名家工作室建设,目前已正式启用闫平、王克举、谢东明3个画家工作室,初步形成了集写生创作、艺术品经营、艺术体验、餐饮、休闲等相关业态为一体的艺术主题街区。
“一线”是指26公里环海路,环翠区将沿途四眼楼、龙王庙、猫头山等20个历史遗迹和传统民俗、自然景点确立为写生点,成为驻地画家和全国各地艺术家写生创作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