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学区
营里镇教育学区下辖两所初中,三所小学,九所幼儿园,在校学生3416人,教师411名。当省级报刊《创新教育》的编辑收到一宗乡村办学的照片时,面对多点开花的教育改革风景,竟然惊疑是在濒临寿光北大洼的营里镇拍摄的。营里人有自己的治校方略和创新激情,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靓丽风景。
磨制“金刚钻” 敢揽“瓷器活”
道口社区幼儿园
随着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满足当地群众对改善办学条件的需求是当务之急。营里镇经济条件差,底子薄,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确实困难很大。镇学区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镇政府投资550万新建西黑前小学综合教学楼,投资60万元完成西黑前小学教学楼设施配套;投资120万元为营里一中、营里二中进行供热管道改造400米,加混热站一个;投资20万元为营里一中、营里二中改造建设学生浴室200平米;投资1000万元新建道口社区幼儿园,合并原孙河南、道口、单家幼儿园,整合了优质教育资源。在镇学区的多方沟通下,经过学校家委会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资助,两处初中全部更换了学生新课桌椅,并添置了部分学生课外阅读图书,让每个学生在家门口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营里一中与古城学区教研
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区落实“五会课堂”,力促专业提升,聘请寿光名师张华芬、高赛梅、刘萍等到中心小学指导语文和英语教学工作。营里与古城学区在营里一中举行了初中语文对标教学研讨会,深入研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理念先进的名师课堂,色彩纷呈的同课异构,“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广大教师创新高效课堂的热情。各学校的即时教研、会诊教研、小课题教研、“研究课”、“示范课”和“一师一优课”,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面镜子”照师德 园丁即是护花者
营里二中“中国梦 中国颂”国庆主题活动
学区全面实施“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三项工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优秀党员、最美教师、文明组室评选活动,实现党建与教学工作的同频共振。
一照规范,心中有标尺。深入开展“立德树人,回归教育”大学习,“照一照”自己的言行是否中规中矩。二照模范,学中有楷模。组织教师学习最美教师事迹,“比一比”自身行为;“量一量”自身差距,让大家见贤思齐。三照民意,胸中有杆秤。采用《家长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监督热线等方式,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作为教书育人的天平杠杆。四照自我,做中树形象。开展“五心”教育活动,倡导办学行为顺民心,对待工作有敬心,对待学生讲爱心,课堂教学求匠心,安全工作求细心,提高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精神境界。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团课
学区建立了全员育人机制,倡导“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全镇推进“1234”目标管理,提升育人品质。一个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办群众的满意教育。两个习惯:狠抓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三个定位:让教师在育人中,不学法医学律师,不当裁判当啦啦队,不光当园丁更当护花者。四个转变:在实施全员育人的同时,着力打造“将才”式的班级管理团队。力促学生从“家长式” 到“平等式”的转变,从“保安式”到“导师式”的转变,从“间谍式”到“监督式”的转变,从“保姆式” 到“自主式”的转变。让学生做精神贵族,从道德走向智慧。“教好每一个学生”已成为全镇教师的共同信念和自觉行为。
家校和弦拨重音 “家”味服务融民情
营里一中家委会进课堂
学区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开辟民主管理“绿色通道”,邀请家委会“进课堂”、“进餐厅”、“进宿舍”。开展“周日说事”解民忧,“金点子奖”寻民计,“登门家访”听民声,“教代制度”体民意、“家委制度”察民情、“理事制度”问民心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助推学校发展。营里一中、道口小学先后被评为潍坊市和寿光市“十佳教育惠民服务学校”,群众办学满意度逐年提升。
民主管理合民心。一是把选举权交给学生。“师德标兵”评选,让学生来做主,真实地反映一个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二是把推荐权交给家长。由家委会组织评议,确定帮扶对象,把爱心捐助送给最需要的学生,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得到群众的认可。三是把大计交给“四会”。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理事会、家委会、学生会,结的作用,让他们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学校发展的对策和方法,促进了学校和谐发展。
营里镇中心幼儿园亲子趣味运动会
惠民服务合民意。学区编印《营里教育》报,每月定期分发给家长学生,及时宣传上级政策和学校活动,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为解决营里1400名学生以前上下学乘车没有一个遮风、挡雨、避寒的安全落脚点,镇教育学区积极与党委联系,周密筹备,全镇已有40多处学生“爱心候车屋”建成并投入使用。此举得到广大家长的赞同,《大众日报》和山东省教育厅网站等主流媒体先后对此典型经验作法进行了报道。
“家”味餐厅合民愿。学区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打造“家”味餐厅,力求让饭菜可口可心,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赞可。一是改善设施条件,让师生就餐舒心。二是强化安检过程,让饭菜安全放心。三是注重科学配餐,让师生就餐可心。四是家长参与做餐,让家长品尝称心。五是服务热情周到,让大家感知暖心。“家”味餐厅既有聚餐的乐趣,又有“家”的温馨。
家校携手育英才 祖国花朵向阳开
志愿者进校园服务活动
学区各校采取多种渠道,为学生的成长打造平台。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营里镇中心小学邀请市医院医生为学生讲解了护眼知识,矫正不良习惯。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各校举行了演讲诵读大赛、学生才艺展示汇演;夏季来临之际,各班对学生进行了预防溺水、交通安全、用电、饮食及防中暑等安全教育。道口小学带领学生到孙集街道三元朱农业示范园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体验农耕文化;营里二中团委举行了主题团课活动。中心幼儿园的郝园长在“亲子共成长交流群”内,每晚定时推送关于“雷锋”的故事,由园长亲自录音,并配有故事提示,为家长提供与孩子交流的问题提纲,引领家校携手共成长。
道口幼儿园足球课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潍坊市文明校园”、“寿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一宗宗省市级荣誉标志着曾经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机遇和挑战同在,成绩和困难并存。“教育,其实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打造有温度、有质量、有品位的乡村品牌教育,过程艰辛又何妨?”营里教育学区主任韩德杰如是说。